外幣計價配息基金...之天馬行空、胡思亂想(等配息日淨值降下來後買入比較划算,其實是個迷思...)
5.5K
外幣計價配息基金...之天馬行空、胡思亂想(等配息日淨值降下來後買入比較划算,其實是個迷思...)
5.5K
總經太難懂,但可不可能 "看著線圖走勢,心中有感,再理性決策"?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下的一塊錢才是;但存下來的那一塊錢要以何種形式存在?
我是布魯斯
名人堂
樓主
總經太難懂,但可不可能 "看著線圖走勢,心中有感,再理性決策"?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下的一塊錢才是;但存下來的那一塊錢要以何種形式存在?
我是布魯斯
名人堂
樓主
2018-11-12 11:15
【外幣計價與買賣價差 】
$ 兌換外幣不需手續費。
那銀行賺甚麼?就是買賣價差,黃金也是同樣類似的作法 (難怪黃金有準貨幣功能?誤…)。
$ 外幣買賣價差通常是中間價+/-定額價差。
例如:中信的斐幣標準 (未計折扣時) 價差為0.05,故當斐幣中間價2.15時,中信即期買入 (銀行買入=個人賣出) 價為2.10,即期賣出價為2.20。那麼買賣匯差 (或是所謂交易成本) 是幾%?需視當時的中間價而定,中間價在2.0或2.5時就不一樣,會差到兩成左右。類似的情形還有油價:據說加油站取得油源的批發價與終端零售價的價差是固定的,所以同樣價差對於低油價時所佔的%較高、反之較低,另外高油價也會讓汽柴油銷售 (終端消耗) 減少,所以加油站在低油價期間有比較多的籌碼可以讓利,能給消費者較大的折扣。
【“股票配權/息” 與“外幣基金配原/台幣” 之比較 】
$ 雖說股票是封閉型有價證券 (你想買也要有人肯賣、反之亦然)、而共同基金是開放型,兩者有著本質上的不同,但兩者在配權息行為有類似之處。
$ 若所買入的公司股票是配發現金股利,則股息(台幣)會立刻入到證券交易的銀行活儲帳戶,馬上就能花用;若配發的是股票股利,股東拿到的是入到券商證券交易帳戶的股票份額,要當天買掉也行,但現金要等兩個營業日後才會入帳,也可以暫時觀望,等候股價更高時才賣出。
$ 若外幣配息基金是扣台幣買入,則配息也是配台幣,立馬入到銀行活儲帳戶可供花用,類似股票的現金股利;反之若扣外幣配外幣,則類似股票股利,單位數 (股票數或外幣數量) 會增加,但不保證以台幣計價之總價值會增加 (股價可能下跌、或外幣可能貶值),但持有者可以等到外幣價格較高時才賣出獲利。
$ 股票是封閉型標的,總市值在某一個時間點固定,所以若除權息日前一天收盤價為60元、且配發5元現金股利,則除權息日的開盤價即為60–5 = 55元;若是配發5元股票股利,則除權息日開盤價為40元,因為台灣股票面額10元,就相當於原本持有1,000股者會變成持有1,500股,單位數膨脹1.5倍,單價就降為2/3,意即:60*1,000 = 40*1,500,同樣地又回到 "總市值在某一個時間點固定" 這個大原則。配息基金的配息行為很類似股票,若配息基準日的淨值為100元,配息2元,則配息日 (配息基準日的下一個營業日) 的淨值為100-2-Δ (其中Δ為配息日當天的操作績效,差別是共同基金每日僅一價,所以沒有intraday當日內的價格變化)。
以我自己的例子:
(a) 單純看歷年來換匯記錄計算,斐幣買入成本為2.2954 ...... 這就是我一直說我的成本非常接近2.30
(b) 若目前持有外幣基金部位以當初買入淨值計算,再加上手邊剩餘的斐幣,換算下來匯率為1.927
(c) 但(b)似乎有點不切實際,畢竟很多基金淨值都跌了,如果帶入基金最新淨值+手邊餘額,則平均匯率成本為2.110
$ 延伸的想法是一般人覺得應該等配息日淨值降下來後買入比較划算,但其實這是個迷思。以路博邁新興市場本地債為例:配息基準日2018/10/31淨值為70.40、隔天11/01配息0.9566、當天起算價應為70.40-0.9566=69.44,但最後當天的淨值為70.06 (Δ=70.06-69.44=0.62為當天整體基金單位淨值的變動)。表面上看70.06比70.44低,似乎比較划算,但實際上,在2018/10/31買入部位若跟2018/11/01買入部位比較,淨值(成本)應先扣除配息0.9566,調整為69.44,反而是比較便宜的。但是因為帳面上的計算比較複雜,各種投資通路的投資績效報表也不會幫忙客戶做這樣的調整,所以在配息日當天買入,只是帳面上成本低、心理層面覺得舒服,實際上未必真的比較划算。
本用戶沒有設定簽名檔
Yun雲
註冊會員
2樓
本用戶沒有設定簽名檔
Yun雲
註冊會員
2樓
2018-11-12 12:44
"我是布魯斯"因為上周的前半周發(回)了太多文,所以暫時休息、放空 ... 這中間胡思亂想了一些問題。
刪.....
$ 延伸的想法是一般人覺得應該等配息日淨值降下來後買入比較划算,但其實這是個迷思。以路博邁新興市場本地債為例:配息基準日2018/10/31淨值為70.40、隔天11/01配息0.9566、當天起算價應為70.40-0.9566=69.44,但最後當天的淨值為70.06 (Δ=70.06-69.44=0.62為當天整體基金單位淨值的變動)。表面上看70.06比70.44低,似乎比較划算,但實際上,在2018/10/31買入部位若跟2018/11/01買入部位比較,淨值(成本)應先扣除配息0.9566,調整為69.44,反而是比較便宜的。但是因為帳面上的計算比較複雜,各種投資通路的投資績效報表也不會幫忙客戶做這樣的調整,所以在配息日當天買入,只是帳面上成本低、心理層面覺得舒服,實際上未必真的比較划算。
請問布大都是那一天買的會比較便宜?我也是配息日買的。是配息日後一天嗎?謝謝
本用戶沒有設定簽名檔
RITA051
註冊會員
3樓
本用戶沒有設定簽名檔
RITA051
註冊會員
3樓
2018-11-12 14:05
"我是布魯斯"$ 延伸的想法是一般人覺得應該等配息日淨值降下來後買入比較划算,但其實這是個迷思。以路博邁新興市場本地債為例:配息基準日2018/10/31淨值為70.40、隔天11/01配息0.9566、當天起算價應為70.40-0.9566=69.44,但最後當天的淨值為70.06 (Δ=70.06-69.44=0.62為當天整體基金單位淨值的變動)。表面上看70.06比70.44低,似乎比較划算,但實際上,在2018/10/31買入部位若跟2018/11/01買入部位比較,淨值(成本)應先扣除配息0.9566,調整為69.44,反而是比較便宜的。但是因為帳面上的計算比較複雜,各種投資通路的投資績效報表也不會幫忙客戶做這樣的調整,所以在配息日當天買入,只是帳面上成本低、心理層面覺得舒服,實際上未必真的比較划算。
覺得邏輯怪怪的???
一般會買配息基金原則上都是"長期"持有
為的就是每月的配息
而配息之多寡不就是取決於單位數
在相同的成本之下,淨值越低,則單位數越多
而布大的想法只看當月"一次性"的比較
總覺得比較基礎不同......
這樣直接比對合理嗎
本用戶沒有設定簽名檔
ding
註冊會員
4樓
本用戶沒有設定簽名檔
ding
註冊會員
4樓
2018-11-12 19:23
"RITA051""我是布魯斯"$ 延伸的想法是一般人覺得應該等配息日淨值降下來後買入比較划算,但其實這是個迷思。以路博邁新興市場本地債為例:配息基準日2018/10/31淨值為70.40、隔天11/01配息0.9566、當天起算價應為70.40-0.9566=69.44,但最後當天的淨值為70.06 (Δ=70.06-69.44=0.62為當天整體基金單位淨值的變動)。表面上看70.06比70.44低,似乎比較划算,但實際上,在2018/10/31買入部位若跟2018/11/01買入部位比較,淨值(成本)應先扣除配息0.9566,調整為69.44,反而是比較便宜的。但是因為帳面上的計算比較複雜,各種投資通路的投資績效報表也不會幫忙客戶做這樣的調整,所以在配息日當天買入,只是帳面上成本低、心理層面覺得舒服,實際上未必真的比較划算。
覺得邏輯怪怪的???
一般會買配息基金原則上都是"長期"持有
為的就是每月的配息
而配息之多寡不就是取決於單位數
在相同的成本之下,淨值越低,則單位數越多
而布大的想法只看當月"一次性"的比較
總覺得比較基礎不同......
這樣直接比對合理嗎
基金除息日淨值也是會有漲跌
除息日基金如果大漲,淨值就少跌一些,也可能沒跌反漲
除息日基金如果大跌,淨值就多跌一些
9月4日除息日淨值就跌了3.09%
總經太難懂,但可不可能 "看著線圖走勢,心中有感,再理性決策"?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下的一塊錢才是;但存下來的那一塊錢要以何種形式存在?
我是布魯斯
名人堂
5樓
總經太難懂,但可不可能 "看著線圖走勢,心中有感,再理性決策"?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下的一塊錢才是;但存下來的那一塊錢要以何種形式存在?
我是布魯斯
名人堂
5樓
2018-11-13 06:02
"RITA051"覺得邏輯怪怪的???
一般會買配息基金原則上都是"長期"持有
為的就是每月的配息
而配息之多寡不就是取決於單位數
在相同的成本之下,淨值越低,則單位數越多
而布大的想法只看當月"一次性"的比較
總覺得比較基礎不同......
這樣直接比對合理嗎
因為不是很容易瞭解,所以叫迷思。
沒錯,我這裡只提到單次的行為,而且不常發生。如果你也買股票,這就很容易理解類似股票的 “貼息”。而我只是在提醒不盡然每次都是配息日買最划算,有時是前一天、有時是晚一、兩天。
如果有人說他的投資 “任何時候一定不會虧損”,你應該很感興趣、甚至想盡快效法,但那個人其實只放定存?很多金融股是不錯的存股標的,股價在20元左右,每年平均配1元。但偶爾股價會漲到30元,相當於10年的股息提前到手,這時候就該先賣了,難道只為了要抱 "長期領息" 的神主牌而續持、卻冒著股價下跌機率遠大於上漲機率的風險嗎?
回到路博邁新興市場本地債斐幣的例子:
基準日前一天2018/10/30淨值為70.69
配息基準日2018/10/31淨值為70.40:Δ = 70.40–70.69 = -0.29 *配息日參考價 70.40-0.9566=69.44
配息日當天2018/11/01淨值為70.06:Δ = 70.06-70.40 = -0.34
*Δ’ = 70.06-69.44 = 0.62 (Δ為基金網頁所顯示的連續兩個營業日的淨值價差、Δ’為不含配息的價差)
在配息基準日以70.40元斐幣買入1單位,到配息日所擁有的權利為70.06+0.9566 = 71.01 => 單位斐幣的權利為71.01/70.40 = 1.0086
在配息日以70.06元買入1單位,所擁有的權利為70.06 => 單位斐幣的權利為70.06/70.06 = 1.0。你覺得哪一個比較划算?
本大利小利不小、本小利大利不大?也對也不對。一開始本就大,那應該要含著金湯匙出生吧?如果有這麼好的家世,可以從出生到進墳墓都能每天狂花錢,還要找人幫忙花才夠快,那他該花時間在如何花錢、而不是如何投資的議題上。所以這句話在實務上是:在本金小的時候要認真地工作+投資讓資本變大;之後本金大了,即使是採用比較保守的工具,獲利率較小,但獲利的絕對金額仍大於本金小者。
在4、5年前,雖然市場上大部份專家都預估房價漲不上去、要下跌了,但房仲說自住型的買家沒差、隨時都能進場買?也對也不對。對的是:就 ”買入後須賣出才賺得到資本利得” 的角度而言,因為居住需求為必須,所以買低買高都不會讓你賺錢 (雖說真的有人積極到賣屋後租房子住,等幾年後房價下跌再買入)。但若房價一年跌2成,如果核貸成數相同,你需要準備的自備款跟銀行貸款都可以少2成,你覺得真的沒差嗎?唯一沒差的是只能買3,000萬以內房子的人,在房價下跌那一年去租了帝寶,然後一年的房租多於想買房價的跌幅。
照Rita大的說法,因為一直買入配息基金就會一直配息,所以也不用管甚麼成本高低了,那是否也該請強大廢掉這個平台上配息基金的買入指標了?(這種拆別人招牌的事要Rita大自己出面,我沒膽子做)
還請開示我有甚麼邏輯上的問題?我還真的不太懂...
:
本用戶沒有設定簽名檔
RITA051
註冊會員
6樓
本用戶沒有設定簽名檔
RITA051
註冊會員
6樓
2018-11-13 10:29
恕刪...
照Rita大的說法,因為一直買入配息基金就會一直配息,所以也不用管甚麼成本高低了,那是否也該請強大廢掉這個平台上配息基金的買入指標了?(這種拆別人招牌的事要Rita大自己出面,我沒膽子做)
還請開示我有甚麼邏輯上的問題?我還真的不太懂...
:[/quote]
謝謝布大哥詳細的說明
小的是初學者
請多多包涵......
Investment success doesn't come from "buying good things",
but rather from "buying things well"
(投資成功不是因為買到好東西,而是因為「買得好」。)
~by Howard Mark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Uncommon Sense for the Thoughtful Investor
強大
管理員
8樓
Investment success doesn't come from "buying good things",
but rather from "buying things well"
(投資成功不是因為買到好東西,而是因為「買得好」。)
~by Howard Mark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Uncommon Sense for the Thoughtful Investor
強大
管理員
8樓
2018-11-14 09:02
"我是布魯斯"$ 延伸的想法是一般人覺得應該等配息日淨值降下來後買入比較划算,但其實這是個迷思。以路博邁新興市場本地債為例:配息基準日2018/10/31淨值為70.40、隔天11/01配息0.9566、當天起算價應為70.40-0.9566=69.44,但最後當天的淨值為70.06 (Δ=70.06-69.44=0.62為當天整體基金單位淨值的變動)。表面上看70.06比70.44低,似乎比較划算,但實際上,在2018/10/31買入部位若跟2018/11/01買入部位比較,淨值(成本)應先扣除配息0.9566,調整為69.44,反而是比較便宜的。但是因為帳面上的計算比較複雜,各種投資通路的投資績效報表也不會幫忙客戶做這樣的調整,所以在配息日當天買入,只是帳面上成本低、心理層面覺得舒服,實際上未必真的比較划算。
一次配息對淨值的影響程度有多少?簡單的試算就是年化配息率除以12,目前年配最高的南非幣避險基金約15%,這影響就是15%/12=1.25%
關鍵在於,無人能預測配息日當日的漲跌,這掉下來的1.25%,很容易被配息日當天淨值的上漲所掩蓋了。
年配15%的如此,年配8%的美金級別,影響只有8%/12=0.67%,更容易被配息日當天淨值的上漲所掩蓋。
因此我同意布魯斯大的看法:「等配息日淨值降下來後買入比較划算,其實是個迷思」。
既然當日漲跌無法主動管理,我習慣放下不想。對於「該配息基準日之前買?還是配息後再買?」我的想法是:
1. 想讓單次配息(南非幣避險的1.25%,美金級別的0.67%)進口袋?就在配息基準日前買。想撿到更多的便宜單位數,就在配息日之後買。
2. 現金進口袋的好處在於現金不會跟著市場跌,所以之後如果走空,會覺得小確幸......好哩佳在先拿了一點回來放口袋
3. 撿到更多便宜單位數的好處,在於單位數會跟著市場漲跌,如果之後走多,單位數才會跟著上漲。
前往
1-1頁|共8則
相關討論
熱門主題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經典話題
強勢雲
月
週
日
你可能會喜歡
有關使用槓桿及配息再投入的獲利計算
2024-09-17 耐心等待發表
資產配置
從淨值組成分析高股息ETF還能繼續年配10%
2024-09-10 mrchildren發表
ETF
年化配息率禁止揭露,以後只能自己算~怒
2024-06-06 kyomaxviva2發表
債券基金
高股息基金真的不錯?搞懂高股息ETF常見迷思
2024-05-10 wantMoney發表
資產配置
強勢配息基金和弱勢配息基金各代表什麼意思?
2023-11-26 Boss天使發表
基金優惠
高股息ETF季配比較,2024年誰能繼續穩配息?00919、0056、00878
2023-11-23 mrchildren發表
ETF
月配息股票基金比較,台股、科技都買齊
2023-10-12 8d8d發表
股票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