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息ETF」這個關鍵字,近來不只是流量密碼,網紅影片隨便都破萬,更是銷售密碼,募集成果高達1700億的00940,相信各家投信積極仿效,年底前還會有許多高股息ETF等著進場。
就在這個時候,我看到復華投信居然反其道而行,
將於4月22日到26日募集一支主動型基金:「復華台灣科技高股息基金」,文宣中這句話特別吸引我:「主動+被動」,細究之下,才知道復華委託台灣指數公司作了一支最新的高股息ETF追蹤指數:「特選臺灣精英科技股息報酬指數」,剛上線一個月,在台股動盪的過去一個月裡,報酬率卻很不錯,這些都是公開資訊,有興趣請到台灣指數公司網頁研究研究。
在這個只要標榜「高股息」加「ETF」就能輕鬆募到一大筆錢的時候,復華做了這支績效不錯的高股息ETF指標,卻不輕鬆地再推一支高股息ETF,貼著指標買就好,反而選擇去走一條難走的路,搞出一支「企圖打敗高股息ETF指數的主動管理型基金」,這實在太有趣了!
大師兄回來了
復華的交易機制(金複合母子基金、強勢通理財機器人等)跟台股基金,一直是強友討論的重點,但過去幾年績效不彰,常被我跟強友狠酸😁。但今年以來復華台股基金的報酬率有復活的跡象,顯然有監督(酸)就有進步的動能,而台股績效大復活也帶給復華重回台股主動型基金的信心,才會選擇在這個時候企圖打敗高股息ETF指數,重振雄風。
以「精英」為名的高股息指標
「特選臺灣精英科技股息報酬指數」(以下簡稱為「精英指數」)上線一個月就能有好的報酬率,在於這支指數完全抓到高股息的特色:「用最會賺錢的台灣科技股來配出高息」。
採樣母體 |
半導體類、電腦及週邊設備類、光電類、通信網路類、電子零組件類、電子通路類、資訊服務類及其他電子類股票中,選取發行市值前250大且達50億元之上市上櫃股票。 |
流動性檢驗 |
基本上都是業界龍頭的大型股
1. 最近12個月成交金額總額由大到小排序屬前20%,或是,最近12個月中,至少有8個月自由流通週轉率達3%。
2. 剔除最近1個月成交金額總額由大到小排序後20%。
|
指標篩選 |
每一項都要符合,要選「很會幫股東賺錢,股價跟本益比夠穩定,很會配出高股利,幾年來配息都很穩定的精英科技股票」。
1. 連續三年股東權益報酬率為正值。
2. 剔除過去一年股價波動最大的前10%。
3. 剔除最近3個月平均本益比較過去5年平均本益比最貴的10%。
4. 剔除近3年平均股息殖利率最低的10%。
5. 剔除近5年股利變異最大的10%。
|
選出一籃子好股後,最後依照股息殖利率排序,選取排名前40名股票,再依股息殖利率加權,個股權重上限為10%,每半年調整一次,5月、11月定期審核。
幾張藏金圖說明這個精英指數的效果如何。
首先,無論多空,台灣最會賺錢的電子股產業,都挑得出好的高股息股票。
再者,精英指數有多強?過去十年,精英有9年打敗大盤、8年打敗高股息。
再拿台灣電子指數當對手,電子指數過去十年可以每年賺15.37%,已經夠強,但精英指數更能賺到18.24%;股息殖利率更從電子指數的4.18%,一口氣拉高到8.24%。
以打敗精英自詡的主動管理基金
那主動型基金要如何擊敗精英指數呢?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為了一支主動型基金,特別設計了一支囊括「配息精英」的高股息指標,目的是打敗這支指標,就可以知道復華的野心。我猜或許復華看到了ETF只能按照指數規定一年替換兩次的限制,就算某支股票漲多了,你也不能獲利了結,只能繼續持有等到汰換時再賣掉,可能因此失去了獲利了結的契機。
以被動的高股息指標為主,搭配主動型基金的管理,就能解開高股息ETF的限制,主動基金不需要受限於指數,可以主動換股、主動停利、主動挑選非指數裡面的股票,例如年度漲幅超過30%的各種轉機股、成長股等。
從下表可知,過去10年無論多空,每年都可以找到當年股價漲幅超過30%的股票,台股基金總是能挑到這種飆股,這也是長期以來台股主動型基金得以打敗被動型ETF的主因。
我認為,這支基金一開始會有60%到70%是參考精英指數選股,先貼著指數滿足高息需求,然後30到40%是由台股團隊選股,找到爆發力比高息股更優異的股票,賺取股價的成長。
基金的主要經理人,正是復華高成長基金經理人楊聖民,而協管經理人薛皓謙,主要工作就是偏向指數的管理協助。雖然貼著精英指數走,但主動管理才是復華台灣科技高股息基金能夠勝出的主因。
既然是高股息基金,基金有累積型,也一定有月配息。不需要現金流的人請以累積型為主,定期定額、不定期單筆投入,養大整體資產,等需要領月配息的時候,例如退休前,再整筆轉成月配息即可。
最後,就像00929問世時,因為完全切中台灣人每月現金流的需要,我當時就大膽預言月配息ETF只會越來越多,只是預言實現的有點快,不到一年的時間,高股息ETF已經百花齊放。
而這次復華「先貼著高股息ETF指標,再用主動管理超越它」的做法如果能夠成功,未來台灣也會出現更多「先貼著ETF的指標走,再伺機打敗它」的主動型產品,好基金永遠不嫌多,絕對是強友之福。
#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