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循環(也稱經濟景氣循環)是總經最主要研究議題,尤以1936年凱因斯出版『就業、利率與貨幣之一般理論)後,讓人們更能認清影響經濟景氣循環之基本因素及其相關性。
商業循環分為:庫存調節循環、資本支出循環、不動產循環、革命性創新循環。而其基本因素就是『就業、利率與貨幣(資金)』,這三個因素都與政府扮演之角色有關,一些經濟決策如利率之升降、貨幣之寬鬆都是政府刺激或壓抑景氣之工具。而最終目的就是要改變景氣消長之對策,當景氣不佳時政府對策就是
『創造就業-->所得增加-->增加消費-->景氣上升』。增加所得固然會增加消費,同時也會造成『物價上漲』(俗稱通膨)。兩者如何平衡?讓實質所得增加,經濟景氣好轉是政府一大課題。
一些經濟學家就會創造出一些景氣指標,讓人們容易觀察經濟現況及政府對策之依據如生產面之PMI指數,消費面之CPI指數、消費傾向之『消費者信心指數』,貨幣資金面之『利率水準』等等。
股市是景氣循環之先行指標。德國投機家托斯卡常用『主人溜狗』來比喻,『狗』就是『股市』,『主人』就是『經濟景氣』。但因股市受制於『籌碼供需』及『股民心態』,常常會來來回回,造成人們對『股市漲跌』摸不著邊。但最終將回到『經濟景氣好壞』之基本面。
我們可以說股市短期波動是受「股民心態」影響,中長期是受「利率及經濟景氣影響」
但景氣又是如何發生?又是如何演變?『資金』、『利率』、『就業』就是影響景氣之基本因素。景氣又分幾種類型,其時間長短如何?
經濟學是一種「實證科學」,一種歸納演繹科學,一種利用觀察及統計之科學。既然是觀察及統計,就不要死板的百分百認定其會真實發生。
所以說『經濟學家之臆測常常跌破大家眼鏡』
歸納過去經濟學研究,也是大家公認之商業循環有四:
1. 庫存調節循環:平均週期約40個月,在不擴充產能之下,銷售者與生產者間庫存調解,終端消費疲弱->銷售者庫存->生產者產量->營收及獲利減少。
2. 產能調節循環:平均週期約60-80個月,視產能擴充快慢而定,如台積電擴充產能約需3年,成衣業擴充產能只需1年。生產者因銷售端及市場調查認為需求大增,產能不足,大肆擴充,等待產能開出,萬一需求端不如預期,就會造成『稼動率』不足,成本增加,毛利率減少,雖然營收增加但獲利減少。最後不是降價就是裁員,嚴重者關廠。最近聽聞半導體業紛紛減少預定之資本支出就是一例。舉一個例子:假設今年香蕉價格好,農民增加種植面積,次年香蕉因供過於求,大降價,農民虧損纍纍。這就是『蛛網理論』。
另兩個景氣循環:
3. 不動產循環:平均9-18年,因不動產異質性太高,地段決定一切。蛋黃區不動產價格常高於蛋白區、蛋殼區。且易漲難跌。利率及政府政策是關鍵因素。
4. 革命性創新循環:平均25-50年如電腦發明,手機及平板發明、AI產品產品之發明等等。革命性創新產品會帶動整個產業及國家甚至世界經濟發展,影響深遠。
大家可想想看,現在股市位階在哪裡?重要影響因素?經濟景氣是衰退?是復甦?兩者相關性強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