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網路訊息如下,可注意原油價格。
台塑化董事長陳寳郎在石化產業已經接近一個甲子。但今年戰爭,加上疫後產油國逐步恢復生產等國際政經局勢前所未見,他除了維持每天緊盯汽、柴、油價的習慣,更常召集同仁在辦公室辯論,希望不要漏掉詭譎局勢的任何一點蛛絲馬跡。
年中,當油價攀上高點,陳寳郎卻預測價格將回落,因此減少購油庫存;反之,當全球看見油價回落,憂心全球經濟衰退,他卻已經有幾個月下令買油。
因為他認為,11、12月油價會重返90~100塊。「因為看好未來會漲,所以趁現在低價買進,」陳寳郎笑咪咪地說。基於3個理由
1. OPEC+先前離目標產量就少了125萬桶,因此名義是減產200萬桶,實際只會減少75萬桶。
2. 已經看見中國清零政策,20大後可能鬆綁。
3. 11到12月各國煉油廠密集歲修期結束,產能利用率將提高,本來就會帶動原油需求。北半球冬季取暖用油增加,取代高價天然氣,歐洲仍積極儲備取暖用油,加上歐盟制裁俄羅斯原油12月5日生效,俄羅斯原油將減產,
以上三大可預期的供需因素,都將支持油價不至下墜。
唯一目前不確定的是中國動態清零政策,過去兩年,產能利用率低,連帶出口很少的中國煉油廠,最近卻宣布要擴大成品油出口配額,從150萬噸增加至450萬噸。成品油包含
『汽油、柴油、煤油』。陳寳郎認為,中國煉廠產能打開且大量外銷,數量甚至大於以往。似乎預告『中國在二十大後,清零政策會鬆綁,經濟將全速、甚至超速恢復運轉來穩經濟』。中國是全球最大石油使用國,屆時可望重新帶動油品需求復甦。
強美元、弱景氣,明年上半油價疲軟
儘管短期回春,但陳寳郎認為,明年上半,強美元與弱景氣將使油價保持疲軟;下半年,如果俄烏戰爭提早結束,資訊業庫存去化順利,油價才有可能反彈走強。
他解釋,對油價殺傷力最大的就是強美元,而強美元明年上半預期將持續。
今年中,美國為打擊國內通膨,積極升息,帶動美元指數衝破二十年來新高。結果是,原本投資人在期貨市場買入黃小玉、原油的部位,悉數出場換成美元,使得多項原物料價格崩跌。強美元下,對美國以外的原油進口國來說,匯率貶值,代表買油變貴了,也削弱對原油的需求。
壞消息是,強美元的趨勢,短期不變。芝加哥聯邦準備銀行總裁伊文斯最近公開表示,明年春季前,聯準會基準利率會達到4.5%~4.75%,等於要比現在再升6碼。
美國聯準會預估2023美國通膨年增率仍高達3.5%,雖已較今年為低,但仍將影響全球最大經濟體的消費意願。
國際能源總署預估,2023年第一季全球油品市場需求將較今年第四季衰退69萬桶,顯示高通膨已衝擊油品需求。
另一大變數,就是制裁俄羅斯的效果不如預期。陳寳郎舉今年的柴油市場為例。歐洲以前進口俄國原油,在國內煉製成柴油。但今年由於經濟制裁,俄國原油變便宜,印度總理莫迪不甩美國要求,下令大量買入再煉製成柴油,銷往歐洲,藉機大發利市。
「現在海上的超大型油輪(VLCC),都不是裝原油,而是改裝柴油,」陳寳郎形容,新加坡作為亞洲油品集散地,油輪都趁機賺上一筆。
陳寳郎解釋,原本西方想拖垮俄國經濟,對俄的禁運制裁,中、印都不買單,歐洲卻將因能源危機惡化,影響煉油、石化與鋼鐵金屬等基礎產業,經濟重創。由於俄國原油出口降幅不如市場預期,削弱西方國家制裁俄國的效果,俄國有籌碼拖長戰事,讓戰爭一時半刻還不會結束,進一步衝擊全球經濟前景。
「現在不是俄烏戰爭,是俄歐戰爭。」他直言,1990年科威特戰爭、2003年伊拉克戰爭都是區域性的,而如今俄烏戰爭透過能源,幾乎已經威脅到整個歐陸,而歐洲是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加上美國提供烏克蘭武器,這已經不是兩國的戰爭,而是俄國與歐陸的戰役,影響將極其深遠。
天然氣高價恐成中長期
「俄歐戰爭」有可能根本改變全球油品與天然氣的市場結構。最明顯的情況,就是天然氣和油價走勢徹底脫鉤。
俄烏戰爭以來,原油和天然氣價都大漲,但天然氣漲幅遠高於原油。陳寳郎解釋,原油期貨與現貨的流通性本來就比較好,當歐洲加速進口美國、中東、非洲與南美的油品;俄羅斯原油及成品油也將加速往中印與第三世界國家輸出。
但天然氣由於運輸與儲存限制多,仍以區域市場為主。俄羅斯天然氣出口,逾七成銷往歐洲。以前歐洲的天然氣價,是每mmbtu(百萬英熱)3~10美元,但今年一度達到100美元,大漲十倍。俄烏戰爭若持續,歐洲被迫持續進口液化天然氣,將使天然氣價格居於高點。
陳寳郎解釋,歐洲過去靠天然氣管線送氣,但現在要靠美國和中東的液化天然氣,液化成本本來就高,還要蓋接收站,需要時間,因此供應瓶頸仍在,天然氣價格降不下來。結果是,不只德國、丹麥相繼重啟燃煤電廠,等於開能源轉型的倒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