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機會成本?投資者一定要知道的經濟學概念

14.4K
@moboo6611

moboo6611

成就徽章:2023年度影響王成就徽章:2024年度MVP
名人堂
樓主
2023-10-02 10:48

之前有想解釋機會成本的一個想法,

就是你可以選擇的才是機會成本,無法理解無法得知的都不算...

後來大仁哥寫了這篇,我想他寫得更好更完整,

分享給大家,多看幾次一定會有幫助的.

 

什麼是機會成本?投資者一定要知道的經濟學概念 - 淺談保險觀念 (letf.com.tw)

 

.....

例如有人只能接受買正0.5的產品,跟他說買正1可能就快受不了...

        更不可能講正2及借貸投資了...

        每個人的機會成本不同,要增加機會成本的廣度深度.

        只能靠自己打通任督二脈了...


@iabuw

iabuw

天使人
2樓
2023-10-02 13:26

引用 #1樓主 moboo6611

之前有想解釋機會成本的一個想法,

就是你可以選擇的才是機會成本,無法理解無法得知的都不算...

後來大仁哥寫了這篇,我想他寫得更好更完整,

分享給大家,多看幾次一定會有幫助的.

 

什麼是機會成本?投資者一定要知道的經濟學概念 - 淺談保險觀念 (letf.com.tw)

 

.....

例如有人只能接受買正0.5的產品,跟他說買正1可能就快受不了...

        更不可能講正2及借貸投資了...

        每個人的機會成本不同,要增加機會成本的廣度深度.

        只能靠自己打通任督二脈了...


前陣子吵很兇的一個話題:買高股息到底會不會睡公園?

一個YTR拋出來的話題,引發一連串其他YTR的隔空回應(我記得基金黑武士後來也有加入戰局)

 

以下是其中一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wzD5LNQnHE

 

當然這串談的不是買高股息ETF到底會不會睡公園(複利),而是藉由這部影片延伸出來討論機會成本

其實也是類似定存,正1和正2的概念,0050長抱的績效肯定比0056好,但每個人都抱得住0050嗎?

說不定前二週的跌幅就有人被洗出去了,還談什麼獲利?

人是有情感和主觀意識的動物,所以我的機會成本≠你的機會成本,自然沒辦法用冷冰冰的績效圖代表一切

不過對大部份身經百戰的強友們來說正2應該都是不錯的選擇


@16jacky16

16jacky16

註冊會員
3樓
2023-10-02 14:35

感謝樓主大分享!


@Kkk1

Kkk1

成就徽章:2022年度回文王成就徽章:2023年度回文王成就徽章:2024年度回文王
天使人
4樓
2023-10-02 15:39

引用 #2樓 iabuw


前陣子吵很兇的一個話題:買高股息到底會不會睡公園?

一個YTR拋出來的話題,引發一連串其他YTR的隔空回應(我記得基金黑武士後來也有加入戰局)

 

以下是其中一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wzD5LNQnHE

 

當然這串談的不是買高股息ETF到底會不會睡公園(複利),而是藉由這部影片延伸出來討論機會成本

其實也是類似定存,正1和正2的概念,0050長抱的績效肯定比0056好,但每個人都抱得住0050嗎?

說不定前二週的跌幅就有人被洗出去了,還談什麼獲利?

人是有情感和主觀意識的動物,所以我的機會成本≠你的機會成本,自然沒辦法用冷冰冰的績效圖代表一切

不過對大部份身經百戰的強友們來說正2應該都是不錯的選擇


   iabuw高見,績效只是數字,但投資永遠在實踐而非算式---

   端視資本大小與投資者心理素質--缺一不可---不過在強基金論壇強友之心理素質

   都夠堅強----

 

    確實可以嚐試正2


@baonamy

baonamy

名人堂
5樓
2023-10-02 16:44

引用 #2樓 iabuw


前陣子吵很兇的一個話題:買高股息到底會不會睡公園?

一個YTR拋出來的話題,引發一連串其他YTR的隔空回應(我記得基金黑武士後來也有加入戰局)

 

以下是其中一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wzD5LNQnHE

 

當然這串談的不是買高股息ETF到底會不會睡公園(複利),而是藉由這部影片延伸出來討論機會成本

其實也是類似定存,正1和正2的概念,0050長抱的績效肯定比0056好,但每個人都抱得住0050嗎?

說不定前二週的跌幅就有人被洗出去了,還談什麼獲利?

人是有情感和主觀意識的動物,所以我的機會成本≠你的機會成本,自然沒辦法用冷冰冰的績效圖代表一切

不過對大部份身經百戰的強友們來說正2應該都是不錯的選擇

 

許多網紅或是網路言論可參考,但要慎思明辨,不要人云亦云。

問題癥結在能投資好的標的,能長期投資,還要有好運氣。

如果投資高股息ETF會去睡公園,那麼我既無投資市值型ETF也無投資高股息ETF,是否早就去睡公園了!


@iabuw

iabuw

天使人
6樓
2023-10-02 17:28

引用 #5樓 baonamy

許多網紅或是網路言論可參考,但要慎思明辨,不要人云亦云。

問題癥結在能投資好的標的,能長期投資,還要有好運氣。

如果投資高股息ETF會去睡公園,那麼我既無投資市值型ETF也無投資高股息ETF,是否早就去睡公園了!


我認為清流君的論點是很有問題的

1.他的假設情境是0050和0056同時投入固定金額(1500萬),並在每年固定的時間點領出固定金額(100萬),一段時間過後再去比較二支分別剩餘多少金額

問題就出在這,不管市值型還是高股息,現金流怎麼會用這種胡亂提領動搖本金的方式?

 

2.高股息配息ETF一定要紀律執行再投入,否則永遠比不贏累積型,也正因為每個人領息後的使用方式不同,除了比含息績效外,用其他任何方式比較都會失真

 

3.就是回到本篇m大要討論的東西了---人性&機會成本,先不論市值型的0050有些人在市場修正時抱不抱得住,就算在上漲時也有人3%5%就受不瞭趕快跑了,這樣要怎麼享有長期複利的績效?那還真的不如就去買0056乖乖領


@moboo6611

moboo6611

成就徽章:2023年度影響王成就徽章:2024年度MVP
名人堂
7樓
2023-10-02 18:05

引用 #6樓 iabuw


我認為清流君的論點是很有問題的

1.他的假設情境是0050和0056同時投入固定金額,並在每年固定的時間點領出固定金額,問題就出在這,不管累積型還是配息型,現金流怎麼會用這種動搖本金的提領方式?

2.高股息配息ETF一定要紀律執行再投入,否則永遠比不贏累積型,除了比含息績效外,用其他任何方式比較都沒有意義

3.就是回到本篇m大要討論的東西了---人性&機會成本,先不論累積型的0050,有些投資人在市場修正時抱不抱得住,就連上漲時也是3%5%就受不了趕快跑了,這樣要怎麼享有長期複利的績效?那還真的不如就去買0056乖乖領

......

     機會成本的廣度和深度需靠學習且加強認知,

     才能從正0.1(定存)-->正0.2(儲蓄險)-->正0.5(高股息xx)-->正1(大盤)-->正2(大盤x2)

     自己家中長輩他沒有投資相關經驗,跟他講什麼機會成本也聽不懂,要學習更難,

     所以他只買正0.2(儲蓄險),對他而言,打敗定存就可以..

     跟他說買0050...他也承受不了波動,所以他的機會成本就是正0.1 及 正0.2,

     要能接受多大的波動跟相關認知有關,大家的起跑點都差不多...

     都是從正0.1開始接觸,能到那裡就看個人了...

....

     另0056 & 0050 之我見

     以風險來看,0056在下跌時跟0050跌得差不了多少? (-2%~-5%)

     以報酬來看,長期0056就差0050滿多的.

     而高股息只是一個號召令旗,台灣人喜歡,其實就左右手互換...沒差.

     個人見解.

     


@highpass

highpass

天使人
8樓
2023-10-02 22:31

引用 #6樓 iabuw


我認為清流君的論點是很有問題的

1.他的假設情境是0050和0056同時投入固定金額(1500萬),並在每年固定的時間點領出固定金額(100萬),一段時間過後再去比較二支分別剩餘多少金額

問題就出在這,不管市值型還是高股息,現金流怎麼會用這種胡亂提領動搖本金的方式?

 

2.高股息配息ETF一定要紀律執行再投入,否則永遠比不贏累積型,也正因為每個人領息後的使用方式不同,除了比含息績效外,用其他任何方式比較都會失真

 

3.就是回到本篇m大要討論的東西了---人性&機會成本,先不論市值型的0050有些人在市場修正時抱不抱得住,就算在上漲時也有人3%5%就受不瞭趕快跑了,這樣要怎麼享有長期複利的績效?那還真的不如就去買0056乖乖領


如果退休資產主要是市值型ETF 或 成長型(非高配息) ETF或股票
這類似自組配息, 將資產賣出來 固定提領一百萬當 退休金  這也不算完全胡亂不合理
我個人認為這只是清流君想要誇示化 市值型(0050) 與 高股息型(0056) 兩者本質上的差異, 跟大家一個警示
當然
FIRE 4% 退休法則(30年後退休提領安全率) 也跟這固定提領概念有關, 只是以4% 固定提領100萬來看, 當初退休本金要有2500萬資產, 才能年提領100萬!
(依清流君舉例 本金只有1500萬, 卻年提領100萬實在提領太高了! 高達6.7%! 遠高於4%提領法則!)
實際考慮通膨退休資產 報酬順序風險
實際上 4% 固定提領 還是不夠安全
需降低提領率至3~3.5%以下 或是 改採用 "每年動態提領" 操作, 才能增加 30~40年 安全退休提領率的成功性
==================================
關於退休"動態提領"介紹: (這幾個影片的介紹算好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2_WsE8nCl8&list=PLPpynb6Pt22vqinwgZIUIDQxwL9DgMd3R&index=9
"【30歲提早退休】指數化投資ETF存退休金策略大公開!0050 vs 0056 高股息存股做不到的事"
(若想直接看"動態提領策略",  可直接移到17:01) (清流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fxvxr3m5R8
國內版退休4%法則 (怪老子)
[4%法則介紹 與 動態提領(12: 37)開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soEnNw0hFw
"美股ETF|指數化投資|退休怎麼領才能持續50年?4%法則的缺點和改良|動態提領法|FIRE提早退休" (小販)

(07:10 動態提領的示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3Aa264EwQo&t=2s
【投資你來講EP.54】靠存股、高股息能躺平嗎?清流君來揭秘辛!(阿爾發投顧/清流君)
[動態提領(4: 57)]



@天天勝利

天天勝利

天使人
9樓
2023-10-03 08:52

只要能填息成功報酬率高於配息率就不是左手換右手......不要誤導了大家

可以想像成是自動定期獲利了節

因為人性很難克服,買市值型或是沒有配息的標的,很少人會做到定期獲利了節,單位變少好像從身上割塊肉

在不贖回的狀態下長期讓子彈飛....

終究是「未實現損益」不管帳面上數字多漂亮都跟你沒關係

 

市場上有太多教派

正2教、配息教、市值教、期貨教、選擇權教、基金教、債劵教等.....族繁不及備載

適合自己能睡好覺能賺錢都是好教.....


@moboo6611

moboo6611

成就徽章:2023年度影響王成就徽章:2024年度MVP
名人堂
10樓
2023-10-03 09:58

引用 #9樓 天天勝利

只要能填息成功報酬率高於配息率就不是左手換右手......不要誤導了大家

可以想像成是自動定期獲利了節

因為人性很難克服,買市值型或是沒有配息的標的,很少人會做到定期獲利了節,單位變少好像從身上割塊肉

在不贖回的狀態下長期讓子彈飛....

終究是「未實現損益」不管帳面上數字多漂亮都跟你沒關係

 

市場上有太多教派

正2教、配息教、市值教、期貨教、選擇權教、基金教、債劵教等.....族繁不及備載

適合自己能睡好覺能賺錢都是好教.....

 

只要能填息成功報酬率高於配息率就不是左手換右手......不要誤導了大家

-->我是談配息當下像左手換右手,你卻假設填息成功??

     那如果貼息,就是失去雙手嗎??😒

可以想像成是自動定期獲利了節

因為人性很難克服,買市值型或是沒有配息的標的,很少人會做到定期獲利了節,

單位變少好像從身上割塊肉,在不贖回的狀態下長期讓子彈飛....

終究是「未實現損益」不管帳面上數字多漂亮都跟你沒關係

-->人性能不能克服靠自己去增加財商,如同你自己寫的    

      很少人做到定期獲利了結-->why?

      單位變少好像從身上割塊肉-->why?

      終究是「未實現損益」不管帳面上數字多漂亮都跟你沒關係-->why?

     


@天天勝利

天天勝利

天使人
11樓
2023-10-03 11:10

引用 #10樓 moboo6611

 

只要能填息成功報酬率高於配息率就不是左手換右手......不要誤導了大家

-->我是談配息當下像左手換右手,你卻假設填息成功??

     那如果貼息,就是失去雙手嗎??😒

可以想像成是自動定期獲利了節

因為人性很難克服,買市值型或是沒有配息的標的,很少人會做到定期獲利了節,

單位變少好像從身上割塊肉,在不贖回的狀態下長期讓子彈飛....

終究是「未實現損益」不管帳面上數字多漂亮都跟你沒關係

-->人性能不能克服靠自己去增加財商,如同你自己寫的    

      很少人做到定期獲利了結-->why?

      單位變少好像從身上割塊肉-->why?

      終究是「未實現損益」不管帳面上數字多漂亮都跟你沒關係-->why?

 

你的原文如下喔 

「高股息只是一個號召令旗,台灣人喜歡,其實就左右手互換...沒差.」

 

確實沒有說「填息當下」你肯定高股息是 「左右手互換」沒錯吧

 

我寫得很清楚

 

填息成功報酬率高於配息率情況下,這種情況下就不是左右手互換

 

我的說法有誤???


@moboo6611

moboo6611

成就徽章:2023年度影響王成就徽章:2024年度MVP
名人堂
12樓
2023-10-03 12:11

引用 #11樓 天天勝利

 

你的原文如下喔 

「高股息只是一個號召令旗,台灣人喜歡,其實就左右手互換...沒差.」

 

確實沒有說「填息當下」你肯定高股息是 「左右手互換」沒錯吧

 

我寫得很清楚

 

填息成功報酬率高於配息率情況下,這種情況下就不是左右手互換

 

我的說法有誤???

....

1.談股息配發這件事,不能把未來會不會填息拉進來討論,那貼息怎麼算??

2.不管高股息/低股息只要有配息的產品都是左右手互換..連定存存款利息也算...

 例.定期存款利息滿期時有本利滾存和本金滾存(印象中)

      本利滾存類似不配息,本金滾存把利息領出,類似配息,不管配不配,價值都一樣...

3.左右手互換的意思是不管有沒有配息,總價值是相同的.


@天天勝利

天天勝利

天使人
13樓
2023-10-03 13:44

引用 #12樓 moboo6611

....

1.談股息配發這件事,不能把未來會不會填息拉進來討論,那貼息怎麼算??

2.不管高股息/低股息只要有配息的產品都是左右手互換..連定存存款利息也算...

 例.定期存款利息滿期時有本利滾存和本金滾存(印象中)

      本利滾存類似不配息,本金滾存把利息領出,類似配息,不管配不配,價值都一樣...

3.左右手互換的意思是不管有沒有配息,總價值是相同的.


所以你的「左右手互換」定義是只要有配息都算? 只看配息當下

 

我以為的「左右手互換」是期初本金100元,期中配息10元、期末贖回90元,總資產不變

 

所以只要有配息的產品,就算期末領回200元,總資產提高也是「左右手互換」?


@moboo6611

moboo6611

成就徽章:2023年度影響王成就徽章:2024年度MVP
名人堂
14樓
2023-10-03 14:08

引用 #13樓 天天勝利

 


所以你的「左右手互換」定義是只要有配息都算? 只看配息當下

 

我以為的「左右手互換」是期初本金100元,期中配息10元、期末贖回90元,總資產不變

 

所以只要有配息的產品,就算期末領回200元,總資產提高也是「左右手互換」?

....

照大大自己的定義就可以了.💯

我的定義不重要.


@醜不拉機

醜不拉機

成就徽章:2023年度MVP成就徽章:2023年度影響王成就徽章:2024年度MVP
名人堂
15樓
2023-10-03 15:16

這個問題有點趣味

假設我今天500元買台積電

漲到550時台積電忽然說,我要配息給你們,一股配10元

因此我的股票淨值變540元

手上拿到10元

但是不管台積電有沒有配,我都是擁有550元

如果今天台積電收盤是平盤540元,那等於把我的錢配給我,這就是左手給右手

但如果今天填息了漲回550,那這10元才是真正算賺到

誰會在乎當初我是500元買台積電

對我來說他的價值現在就是550元

 


@Skywalker168

Skywalker168

天使人
16樓
2023-10-03 15:52

引用 #15樓 醜不拉機

這個問題有點趣味

假設我今天500元買台積電

漲到550時台積電忽然說,我要配息給你們,一股配10元

因此我的股票淨值變540元

手上拿到10元

但是不管台積電有沒有配,我都是擁有550元

如果今天台積電收盤是平盤540元,那等於把我的錢配給我,這就是左手給右手

但如果今天填息了漲回550,那這10元才是真正算賺到

誰會在乎當初我是500元買台積電

對我來說他的價值現在就是550元

 


累積複利,那都是有錢人的想法啊 ........

 

我只會想到又要繳費了,股息趕快拿來 cover 一下吧 ........


@baonamy

baonamy

名人堂
17樓
2023-10-03 16:25

短期投資思維

明天除息,今天買進價100元,明天配息5元,參考股價變95元,所以說左手換右手,並沒有錯。

長期投資思維

我去年報稅股利領了834,651元,今年報稅股利領了1,021,680元,長期投資的股票一張都沒有賣,每年都領股利,這樣算是左手換右手嗎?

長期投資領股利,持股成本已是零元,也毋須在意除息後股價是幾元。


@moboo6611

moboo6611

成就徽章:2023年度影響王成就徽章:2024年度MVP
名人堂
18樓
2023-10-03 16:56

用這篇文章來回應股息問題,不管能不能接受都無妨,投資上安心睡得著覺即可.

 

揭開0056股息迷思:股息不是投資的全部 - 淺談保險觀念 (letf.com.tw)

......

截取文章一小段

 

很多人會強調股息可以「降成本零成本、增加股數」。

這都是基於直覺的想法,而非用理論搭配實務去驗證過的。

(這也是我看到台灣許多投資書籍覺得很頭痛的原因)

 

為什麼很多人看到明確的數字,還是堅持股息並非左手換右手

因為他們得捍衛自己的信仰。

一旦這個信仰崩潰了,代表他們錯了,價值觀會瞬間崩塌。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他們會傾向保護自己的認知,而非改變。

這在心理學叫做「認知失調」。


@kenda

kenda

註冊會員
19樓
2023-10-03 19:07

對於個人而言~

機會成本就是等待的時間

今年祗有3月和現在有買進時機,,其它時間在發呆,

美元指數與美國公債殖利率連漲12週了!

當5日移動平均線下彎,交易量萎縮這才是機會成本~擇時

交易的選項強基金都有提供,各自選擇沒有好壞承受度不同而已


@smallevilcc

smallevilcc

註冊會員
20樓
2023-10-03 19:50

大仁哥為了推廣正2,大部分文章最後都會延伸回正2

理論基礎很多都建立在20-30年的回測

忽略了人性跟現實面

用正2跟別的商品作比較,來獲得優異感

 

「問! 就是正2」感覺就是每篇的結論

 

我蠻期待他哪天找台股基金當對手來寫文章

但可能性不高,台股基金話題性不高

 


@kshs1227

kshs1227

成就徽章:2023年度題材王成就徽章:2024年度題材王
天使人
21樓
2023-10-04 06:02

仔細一想,生活中其實常常在做選擇,而每一個選擇亦伴隨著各種機會成本

 

但我們在當下卻往往是盲目的,總要過一段時間之後,回過頭來看才知道當時更好的選擇是什麼

 

然而生命既沒有如果也無法重來,因此必須把握每一個當下,至少不讓自己做出事後後悔的選擇

 

感謝mo大分享好觀念,思維打開,心情也開闊了起來


@michelleueng

michelleueng

天使人
22樓
2023-10-04 07:54

引用 #20樓 smallevilcc

大仁哥為了推廣正2,大部分文章最後都會延伸回正2

理論基礎很多都建立在20-30年的回測

忽略了人性跟現實面

用正2跟別的商品作比較,來獲得優異感

 

「問! 就是正2」感覺就是每篇的結論

 

我蠻期待他哪天找台股基金當對手來寫文章

但可能性不高,台股基金話題性不高

 


有發現好的台股基金績效勝於正 2


@moboo6611

moboo6611

成就徽章:2023年度影響王成就徽章:2024年度MVP
名人堂
23樓
2023-10-04 09:23

引用 #20樓 smallevilcc

大仁哥為了推廣正2,大部分文章最後都會延伸回正2

理論基礎很多都建立在20-30年的回測

忽略了人性跟現實面

用正2跟別的商品作比較,來獲得優異感

 

「問! 就是正2」感覺就是每篇的結論

 

我蠻期待他哪天找台股基金當對手來寫文章

但可能性不高,台股基金話題性不高

 

......

     其實誰推廣不太重要,網路上也是一些人在推廣新上市某基金某ETF...

     可能有真心推廣有些業配,也分不清楚,

     但無論買什麼產品都需自己去理解去判斷,

     不然就會有

     -->因為聽XXX的介紹,讓我賠錢...OOXX...這種OS

     賺賠一定是自己擔...畢竟賺錢不會分給推廣者,賠錢也不能怪他人.

     .....

     對於忽略人性..我的看法是他的認知足夠讓他的選擇忽略人性..

     所以他講起來輕鬆簡單,有人覺得不合情理...


@moboo6611

moboo6611

成就徽章:2023年度影響王成就徽章:2024年度MVP
名人堂
24樓
2023-10-04 09:56

引用 #16樓 yenting66


累積複利,那都是有錢人的想法啊 ........

 

我只會想到又要繳費了,股息趕快拿來 cover 一下吧 ........


.....

    我一直在學習有錢人的思維,

    想辦法從中學習對自己有益的想法做法,

    複利也是很重要的一環,有很多事情都會產生複利/複損...

    正向思維/信念/學習/負向思維/抱怨/錢.....

    錢只是其中一個而已...

    大家來這也都是希望變有錢呀...😆


@alanis

alanis

天使人
25樓
2023-10-04 10:28

引用 #20樓 smallevilcc

大仁哥為了推廣正2,大部分文章最後都會延伸回正2

理論基礎很多都建立在20-30年的回測

忽略了人性跟現實面

用正2跟別的商品作比較,來獲得優異感

 

「問! 就是正2」感覺就是每篇的結論

 

我蠻期待他哪天找台股基金當對手來寫文章

但可能性不高,台股基金話題性不高

 


大仁哥只是分享他的觀念給大家

而正二剛好是目前 他覺得最適合實施他自己觀念的ETF而已

 

他很多觀念讓我受益良多 也覺得 沒有早點看到很可惜 因為距離退休只剩幾年  正是要準備縮小槓桿的時期

 

現在網路訊息這麼多

錢在自己手上 要買什麼還是要自己想清楚的

 

也感謝moboo6611願意分享他自己的想法

至於對文字錙銖必較的人  想提醒你 這邊不是教科書

配息的當下  就是左手換右手 是要提醒大家而已

 


@陳小威

陳小威

註冊會員
26樓
2023-10-04 11:21

引用 #15樓 醜不拉機

這個問題有點趣味

假設我今天500元買台積電

漲到550時台積電忽然說,我要配息給你們,一股配10元

因此我的股票淨值變540元

手上拿到10元

但是不管台積電有沒有配,我都是擁有550元

如果今天台積電收盤是平盤540元,那等於把我的錢配給我,這就是左手給右手

但如果今天填息了漲回550,那這10元才是真正算賺到

誰會在乎當初我是500元買台積電

對我來說他的價值現在就是550元

 

 

 

引用 #18樓 moboo6611

用這篇文章來回應股息問題,不管能不能接受都無妨,投資上安心睡得著覺即可.

 

揭開0056股息迷思:股息不是投資的全部 - 淺談保險觀念 (letf.com.tw)

......

截取文章一小段

 

很多人會強調股息可以「降成本零成本、增加股數」。

這都是基於直覺的想法,而非用理論搭配實務去驗證過的。

(這也是我看到台灣許多投資書籍覺得很頭痛的原因)

 

為什麼很多人看到明確的數字,還是堅持股息並非左手換右手

因為他們得捍衛自己的信仰。

一旦這個信仰崩潰了,代表他們錯了,價值觀會瞬間崩塌。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他們會傾向保護自己的認知,而非改變。

這在心理學叫做「認知失調」。

 

醜大好 其實我也思考過這個問題 依你的假設假如已填息的情況下配息相加起來會是560

那如果台積電當時沒說要配10元股息的話 現在的淨值也是560

我想mo大想表達左手換右手的概念大概是這個意思吧


@陳小威

陳小威

註冊會員
27樓
2023-10-04 11:38

引用 #17樓 baonamy

短期投資思維

明天除息,今天買進價100元,明天配息5元,參考股價變95元,所以說左手換右手,並沒有錯。

長期投資思維

我去年報稅股利領了834,651元,今年報稅股利領了1,021,680元,長期投資的股票一張都沒有賣,每年都領股利,這樣算是左手換右手嗎?

長期投資領股利,持股成本已是零元,也毋須在意除息後股價是幾元。


小弟覺得除息只是公司主動幫你做獲利了結的動作 假如沒有配息的話淨值相對會更高

即便已經放很長期感覺起來已無成本 但一樣都是你的錢 只是有沒有先進自己口袋而已

我想mo大想表達的意思大概是這樣


@highpass

highpass

天使人
28樓
2023-10-04 15:02

引用 #25樓 alanis


大仁哥只是分享他的觀念給大家

而正二剛好是目前 他覺得最適合實施他自己觀念的ETF而已

 

他很多觀念讓我受益良多 也覺得 沒有早點看到很可惜 因為距離退休只剩幾年  正是要準備縮小槓桿的時期

 

現在網路訊息這麼多

錢在自己手上 要買什麼還是要自己想清楚的

 

也感謝moboo6611願意分享他自己的想法

至於對文字錙銖必較的人  想提醒你 這邊不是教科書

配息的當下  就是左手換右手 是要提醒大家而已

 

大仁哥的文章 大部分我都會看, 他的書我也有買, 
有不少有趣的觀念, 雖然不是每個論點我都同意,  但仍讓我收穫不少, 
包含: 
詳盡的台股正2 ETF研究 (因為台股正2專屬特性: 包含 台桿期貨追蹤成本考量, 高配息屬性, 較高的逆價差機率, 相比0050更貼近大盤市值比重...等優點), 槓桿比例調整, 生命週期投資法的台股操作, 多出現金在手...等想法

台股正2 的缺點: 如風險波動仍較大,  震盪時期的損耗成本, 甚至要考慮如遇:  2000年網路爆沫, 2008 金融海嘯, 甚至更嚴重的股票超過腰斬下跌風暴=>正2 如  跌掉90%(?)以上, 大家可否接受?

如以上都想清楚, 正2 也是可以考慮的標的
我自己資產也有配置部分正2比例, 但以我的投資屬性, 若要我將資產中台股市值比重部分 "全部的0050" 都改為 "正2+現金", 我也無法完全照做.
建議評論前, 也可以先詳細看一下相關原作者的本文,  畢竟現在媒體很容易竄改曲解原文, 或只節錄某段, 卻把上下文都省略了, 造成誤解.

另外, 配息當下, 本來就是左手到右手,  (假設先不考慮配息還有稅負等其他變因), 
不過還是有些朋友會分不清, 我想mo大只是提醒一下

就像"含息總報酬 10%" 比 "配息率 10%" 更重要, 但台灣民眾特別喜歡高配息特性, 還是讓許多投資產品會特別強調高配息部分
加上各投資名人, 網紅, 專家 很多都有收券商ETF/基金公司的業配,
建議還是要好好深入了解該產品屬性.  


@iabuw

iabuw

天使人
29樓
2023-10-04 17:14

引用 #22樓 michelleueng


有發現好的台股基金績效勝於正 2


今天大盤跌了180點,興高采烈的下了單筆

結果野村優質居然只跌0.2%,也不知道該開心還是失望🙄


@smallevilcc

smallevilcc

註冊會員
30樓
2023-10-04 21:44

引用 #23樓 moboo6611

......

     其實誰推廣不太重要,網路上也是一些人在推廣新上市某基金某ETF...

     可能有真心推廣有些業配,也分不清楚,

     但無論買什麼產品都需自己去理解去判斷,

     不然就會有

     -->因為聽XXX的介紹,讓我賠錢...OOXX...這種OS

     賺賠一定是自己擔...畢竟賺錢不會分給推廣者,賠錢也不能怪他人.

     .....

     對於忽略人性..我的看法是他的認知足夠讓他的選擇忽略人性..

     所以他講起來輕鬆簡單,有人覺得不合情理...


我最近比較少看他的文章了

正2已經是我投資組合的一部分

 

只要買進持有正2

就基本符合他的大部分論述

只差在資金的來源跟比重

所以才說有「問就是正2」的結論

 

 

 


@阿拉丁

阿拉丁

註冊會員
31樓
2023-10-04 23:47

引用 #29樓 iabuw


今天大盤跌了180點,興高采烈的下了單筆

結果野村優質居然只跌0.2%,也不知道該開心還是失望🙄


預料中的事情

 

你應該先去看野村提供的 "上個月的投資組合"

 

就知道為什麼今天近乎平盤....

 

隱約還記得七月多來了個大盤慘跌

 

但黑馬、大壩、優質等基金大漲3~5%....

 

連教母都為此PO覺得不可思議....

 

但,老話一句....去看看他們的投資組合就可以提早"推估"了~~


@醜不拉機

醜不拉機

成就徽章:2023年度MVP成就徽章:2023年度影響王成就徽章:2024年度MVP
名人堂
32樓
2023-10-05 06:56

引用 #29樓 iabuw


今天大盤跌了180點,興高采烈的下了單筆

結果野村優質居然只跌0.2%,也不知道該開心還是失望🙄


有些中小型基金還是看強AI比較準

看大盤我就買6208或692

所以我的野村優質根本還沒加碼過....


@kshs1227

kshs1227

成就徽章:2023年度題材王成就徽章:2024年度題材王
天使人
33樓
2023-10-05 09:08

統一黑馬、野村優質、中小、高科技

 

這幾支我有在買的都有把成分股拉出來觀察。因他們的前十大持股都沒有台積電,漲跌幅度就跟大盤有點不搭⋯

 

昨天本來在開盤時成分股都很整齊跌1-3%,但10點過後就開始漲回來⋯還是有小小的買一點

 


@Jason593

Jason593

註冊會員
34樓
2023-10-05 09:56

投資也不是只有機會成本,不選擇自動配息,手動自製配息或是自行手動操作母子基金,就需要時間成本去手動操作,

選擇高風險高報酬投資如果因為熊市下跌也有可能造成精神壓力影響生活品質或健康產生隱形的健康成本,

只要能獲利,自已又感覺最輕鬆愉快就是自己最好的投資方式 !!


@moboo6611

moboo6611

成就徽章:2023年度影響王成就徽章:2024年度MVP
名人堂
35樓
2023-10-05 11:48

引用 #34樓 Jason593

投資也不是只有機會成本,不選擇自動配息,手動自製配息或是自行手動操作母子基金,就需要時間成本去手動操作,

選擇高風險高報酬投資如果因為熊市下跌也有可能造成精神壓力影響生活品質或健康產生隱形的健康成本,

只要能獲利,自已又感覺最輕鬆愉快就是自己最好的投資方式 !!


........

投資也不是只有機會成本,不選擇自動配息,手動自製配息或是自行手動操作母子基金,就需要時間成本去手動操作.

-->自己只有每年再平衡時買賣一次,

    約5分鐘完成,

    與以往相比,相當輕鬆不複雜,

    不管經濟變化及市場走勢,

    省下很多時間..

選擇高風險高報酬投資如果因為熊市下跌也有可能造成精神壓力影響生活品質或健康產生隱形的健康成本,

-->的確,如同前面所述,

    機會成本來自於自己的財商,

    進而選擇正0.1/正0.2/正0.5/正1/正2,

    都要讓自己安心睡得著,無一定答案

只要能獲利,自已又感覺最輕鬆愉快就是自己最好的投資方式 !!

......

自己認為投資可參考以下兩項.

(自己也在學習中)

對於未來,來自機會成本的選墿

對於過去,來自沈沒成本的割捨

理解機會成本和沈沒成本對理財和人生都可能會有不錯的成長.

與大家分享.

 


@Peaceful

Peaceful

成就徽章:2023年度題材王
名人堂
36樓
2023-10-05 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