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分享】無法接受風險是投資中最低級的錯誤

11.4K
@mrchildren

mrchildren

成就徽章:2022年度主題王成就徽章:2022年度流量王成就徽章:2023年度MVP成就徽章:2023年度影響王
名人堂
樓主
2022-07-06 19:41
近期全球各大股市跌幅已達20%進入熊市,有關於擇時進出股市與債市的聰明言論層出不窮。什麼經濟數據各種滑落、美國經濟硬著陸、之後降息有利債券、聯準會抑制通貨膨脹導致經濟衰退等等…,一大堆擇時言論要多少有多少。

老實說這些都不關我們的事,什麼通不通膨、衰不衰退、總不總經的、趨不趨勢的,當然興趣好玩研究一下OK,如果過度關注這些財經媒體上的負面言論那就不好了。

你便會以為一定要憑藉著什麼才能度過市場波動,認為擇時是一個投資人的基礎操作,覺得成功的投資一定要躲過什麼才行,這樣想其實大錯特錯,看多了會導致你很想去進出市場,想藉由各種指標或操作模式來趨吉避凶,到最後就覺得沒必要長期待在市場,想先離開市場等事態明朗之後再進場比較好-無法接受風險是投資中最低級的錯誤。

人的大腦很特別,容易放大近期發生的事情所造成的影響,忘記市場的長期報酬究竟是怎麼來的。

從1926-2021年,S&P 500指數提供了年化7.1%的風險溢酬(10.4%的年化報酬),遠高於美國一個月國庫券的3.3%。

想要獲得市場報酬就必須承擔股市下跌,如果投資人經歷的損失愈小,股市的風險溢酬就會愈少。換句話說,投資人感知到的風險愈小,人們就會願意為股票支付更高的價格,而市場的估值只會愈來愈高,股市未來的預期報酬就會降低。

在過去十年,從2012- 2021年CRSP美國全市場指數提供的16.3%年化報酬,想要完全賺到這個報酬,你必須保持紀律並忍受14次至少5%的下跌,其中有4次回撤大於10%。

長期的市場報酬,指的正是沒有躲過途中的任何下跌,也沒有錯過任何的上漲,不間斷的長期持有的成果。

------------------------------

讓我們聽聽股神怎麼說,巴菲特對預測市場的看法,最具代表性的是2004年給股東的信。

「過去35年,美國企業給出了很優秀的成績單。因此,投資人只要以分散且低成本的方式構建投資組合——像是買入指數基金——就可以獲得豐厚的回報。然而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許多投資人的回報不是很平庸,要麼就慘不忍睹。

為什麼會這樣?我認為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成本太高,比如投資人的交易過於頻繁,或者是花太多的錢在投資管理費上;第二、投資決策往往是基於小道消息或喜歡追逐市場熱門消息而非經過認真思考和量化的評估;第三,潛嘗輒止的方法加上在錯誤的時點進出(像是在高點進場,在長期盤整或下跌時以低價賣出等等)。投資人必須謹記,過度的興奮與過高的成本都是投資的大敵。」

傳奇投資人彼得.林區也曾說過:「投資人因為嘗試預測下跌所損失的金額,遠超過待在市場承受下跌所造成的損失。」

金融界最大的反常現像是,儘管投資人很崇拜這兩位傳奇人物,但很多人不只無視他們的建議,而且還反其道而行。

------------------------------

預測市場是必須連續對兩次的問題,在對的時間離開市場,然後還要在對的時間回到市場,即便你躲過今年熊市的大跌好了,但是然後呢?你要在什麼時候要回來?只對一次不代表什麼,根本就沒什麼好來拿說嘴的。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William Sharpe的早期研究證實,想藉由進出市場贏過買入並長期持有,單看報酬的話準確度必須高達83%,如果看風險調整後的報酬要到達74%,假如10次你不能對個7、8次,終將失敗。即便是壞掉的鐘一天也會有兩次是準的,下次有人跟你宣揚進出市場的理念時,你最該問的是你究竟能對幾次?

人總是會想保住自己先前的成功,因此就會變得非常膽戰心驚、小心翼翼,即便反彈了也擔心是假的,很害怕只是短暫的回檔,不想讓之後的失敗毀了先前的成功,然後只能痴痴等待股市慢慢漲回來,心中非常困惑,這到底是空頭中的回檔,還是即將進入牛市的大幅反彈呢?我該不該進場呢?

當真的等到市場確定反彈之後,就會覺得股價有點貴,我要等修正後再進場、想撿便宜,但隨後市場一路上漲不回頭,想要擇時進出市場,就會永無止盡的面對這些問題、永無寧日!

預測市場當你嘗過一次甜頭、全身而退了之後,投機心態從此就會從心中萌芽,之後就會有第2次、第3次、100次、1000次...,在一次次的進出考驗中,沒有人可以每次都答對。你可能會想說賺夠了停利賣出、離開市場,但之後又擔心錯過什麼,如果之後一直漲上去我沒賺到怎麼辦?可是假如繼續待在市場會不會又發生什麼無法預料的事,整天想這個想那個的、擔心來擔心去的,投資沒必要把自己搞得這麼累。
預測市場跟著進出並不是一個長期可靠的投資策略,人一生好幾十年的投資生涯面臨了無數的進出時間點,先前的成功如果不能一直複製下去,又整天想靠這種方式在市場賺快錢,長期下來會對一生的財務狀況造成非常嚴重的負面影響,想挑時機進出市場,你就要永無止盡的面對這種必須連續對兩次的問題。

------------------------------

如果你才剛開始投資,經歷的時間很短就遇到熊市,那麼這正是你了解市場運作的良好開端。如果你還在持續賺取收入、累積資產,那麼市場下跌對你來說是一件好事。

很多人認為牛市才能致富,但真正的財富都是在熊市期間累積的。

如果你已經投資一段期間,投資經歷有個5-10年甚至更久,那麼我相信你持續待在市場所賺取的報酬,早就已經彌補當前的損失了。

不是只有不可行的進出市場可以度過熊市,買入並長期持有搭配資產配置也行。

長期持有配合資產配置和再平衡,讓我每個晚上都睡得很安穩很安心,我清楚知道自己奉行的投資理念,我知道我完成投資目標所要的時間。

所以股市愈跌我愈高興、跌愈久我愈爽,怎麼做到?很簡單~深入理解我頻道的內容,多看經典書籍,徹底搞懂各種配置的原理,然後為自己設計出一個能夠長期持有的投資組合,然後剩的就是堅持到底。


--------------

上面這段文字節錄自推崇被動投資的網紅清流君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 ... 3673991455

雖然我個人不太欣賞某些被動投資擁護者的言論,例如一味標榜被動投資費用便宜就能完勝主動基金云云,但即使理念不同,我仍會欣賞他們的投資觀念,例如上面這段就寫的非常好,推薦給各位。

再次跟強友一起打氣,在空頭的時候選擇完全離開市場,你不只可能錯過落底反彈的契機,更錯過了幾年才來一次的實戰學習寶貴機會,非常可惜。

@往事如風

往事如風

天使人
3樓
2022-07-06 22:37
用個極端的例子說明,如果在2007年11月買到台股的高點,賣在2020年3月的台股低點,中間股利股息全再投入台股,用倒流測試計算,可得出其年化報酬率為2.32%。如用滾動報酬率計算,在2007年-2020年之間,任一時間投入台股並持有7年,則年化報酬率最低有1.14%,
最高有12.08%,平均有6.67%。

說明:
1、為何強大建議年配息以6%計算,最高8%,超過都是要還的…
2、為何FBI只有買點建議,因為在長期經濟向上的情形下,只要股市超跌都是買點,所以未來台股3萬點也不要覺得奇怪…

投資建議:
1、以穩基金為主-全球股票、科技股票、非消費品及(台股股票)
2、投資以七年為一個週期,其間不用太在意其報酬率
3、能每次逃過股災,並買在股市低點進場並不現實,惟一現實的是用時間、配合長期向上的市場,獲取合理的報酬率
4、努力工作增加收入、控制支出,增加投入的本金,方是王道。全球的富人大都先有一份好的工資收入,而後再配合適當的資產配置、並用時間複利的方式致富。全球十大富有的人都有自已的企業,沒有一個是單純靠投資達到的,包含巴菲特…
5、不要借錢投資,還錢的壓力,在股市下修時,會讓人精神崩潰…讓未來可獲利的標的,都被迫賣在低點。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不是一場百米賽跑

P.S 本計算以台股 EWT ETF 為試算

@faith

faith

成就徽章:強基金創辦人成就徽章:2023年度流量王成就徽章:2023年度人氣王
管理員
4樓
2022-07-06 22:48
"往事如風"用個極端的例子說明,如果在2007年11月買到台股的高點,賣在2020年3月的台股低點,中間股利股息全再投入台股,用倒流測試計算,可得出其年化報酬率為2.32%。如用滾動報酬率計算,在2007年-2020年之間,任一時間投入台股並持有7年,則年化報酬率最低有1.14%,
最高有12.08%,平均有6.67%。

說明:
1、為何強大建議年配息以6%計算,最高8%,超過都是要還的…
2、為何FBI只有買點建議,因為在長期經濟向上的情形下,只要股市超跌都是買點,所以未來台股3萬點也不要覺得奇怪…

投資建議:
1、以穩基金為主-全球股票、科技股票、非消費品及(台股股票)
2、投資以七年為一個週期,其間不用太在意其報酬率
3、能每次逃過股災,並買在股市低點進場並不現實,惟一現實的是用時間、配合長期向上的市場,獲取合理的報酬率
4、努力工作增加收入、控制支出,增加投入的本金,方是王道。全球的富人大都先有一份好的工資收入,而後再配合適當的資產配置、並用時間複利的方式致富。全球十大富有的人都有自已的企業,沒有一個是單純靠投資達到的,包含巴菲特…
5、不要借錢投資,還錢的壓力,在股市下修時,會讓人精神崩潰…讓未來可獲利的標的,都被迫賣在低點。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不是一場百米賽跑

P.S 本計算以台股 EWT ETF 為試算

很棒的實證,6%是台股長期年化報酬率,全球股跟美股約有7-8%,這就是為何強大認為年化配息率設定6%才能領得久,最積極的也是8%就好。

@anc

anc

註冊會員
5樓
2022-07-07 09:50
投資心法萬流歸宗,都是要有現金來源並持續投入,讓時間帶給你報酬

@Kkk1

Kkk1

成就徽章:2022年度回文王成就徽章:2023年度回文王
天使人
6樓
2022-07-08 08:23
往大大好文,對往大之回應就是整理相關資料

假設地獄倒霉鬼在2007年11月進場台股的高點買基金,賣在2020年3月的台股低點,茲以下列幾種投資方式分析之:

1群益日日扣每月為5000元,上下各加減碼1000元,停利點5%,日日扣馬拉松,停泊基金安家,則報酬率52.64%。

2安家母子基金2007-2020報酬率
母基安家,子基馬拉松,創新科技(每月各扣3000元),停利點5%,母基金安家10萬元,則報酬率219.12%。

3單筆馬拉松2007-2020報酬率
單筆10萬元,則報酬率15.11%。

4野村優質D檔2007-2020報酬率
每月為4000元, 一直操作,則報酬率70.10%。

個人意見:

1、以穩基金為主-全球股票、科技股票、非消費品及(台股股票)為投資標的,強基金100皆是可考慮之優選。

2、投資以五年以上之週期,報酬率自然會在終點顯現,短期報酬率亦須注意。

3、只要在持續在投資市場,很難期待每次逃過股災,買在股市低點進場(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故須以時間+一路向上的市場+耐心(不急在短期報酬率下降時逃離市場),可獲取合理的報酬率。

4、上開各種投資法中,母子基金之操作績效最優達219.12%,可見克服人性,至於日日扣52.64%,D檔投資法70.10%俱優,反而是單筆最差(人性)。

5、特別強調母子基金為何績效最優,其理由在於:

①母基為平衡型基金,股市大幅下跌時,母基之跌幅較子基為低,分批轉入子基(左側投資法)--克服人性,分段投入。

②待子基在微笑曲線下端時累積相當單位數,而股市修正向上時,達到滿足點(獲利設定20%---?),可將獲利實現,轉入母基平衡型基金,強制鎖利( 避免人性貪婪,捨不得出場)。

③待股市反轉時,再重復上開①之流程。


1日日扣馬拉松2007-2020報酬(停泊安家)

2安家母子基金2007-2020報酬率

3單筆馬拉松2007-2020報酬

4野村優質D檔2007-2020報酬率

@kv2grace

kv2grace

註冊會員
7樓
2022-07-08 11:11
"jack1234"嗯嗯...
現實世界裡的每一天生活, 每一項決定, 我們都必需接受風險,
風險無所不在....
開車是一種風險,
搭車是一種風險,
聚餐是一種風險,
手術治療算是一種風險,
放棄手術也是一種風險,
外科醫師執業一輩子與風險打交道,
ㄚ北常開釋病人: 誰都怕開刀有風險, 我也怕, 可是大部分卻都照樣開車上國道....XD"
110年台灣有2,990人因交通事故ㄙˇㄨㄤˊ. 平均每天有8位因車禍走了.


~~ 問題不在於"接受風險", 問題在於"風險認知"與"風險控管" ~~

jack


請教阿北一下
風險控管應該是資金控管
這部分我略懂

"風險認知"這塊是總經資訊嗎?還是有其他相關資訊?

@baonamy

baonamy

名人堂
8樓
2022-07-08 12:48
如果你是很年輕,投資10萬元虧損50%損失5萬元,你可以很淡定的說只損失5萬元而已,大不了一個月不吃不喝就賺回來了。
如果你是很年輕,投資100萬元虧損50%損失50萬元,你可以很淡定的說只損失50萬元而已,大不了一年不吃不喝就賺回來了。
如果有幸你累積了1000萬元去投資,虧損50%損失500萬元,你還能很淡定的說,大不了十年不吃不喝就賺回來了嗎?


還是我說過好幾次的老話
每個人的資金情況不同,風險承受能力不同,投資方法與投資策略也不一樣,沒有對或錯,適合自己就好。
不能一概而論。

@fplin4

fplin4

註冊會員
9樓
2022-07-08 13:40
我的認知:

1. 投資學第一章就講風險,將理性投資者分類成1.風險厭惡(趨避)者2. 風險愛好者。

2. 談到投資風險必然與「報酬」成反比。投資風險越高、理應報酬越大,投資風險越小,理應報酬越小。這是理性投資者應考慮到的。

3. 投資學講究就是風險報酬率或稱賺賠比(RRR)之大小。 一些股市交易手,一般以賺賠比 3:1 或 2:1,亦即若交易成功獲利是歸損之3倍或2倍。而就交易者其風險就是「停損造成虧損」。亦即進場交易前就需設定「停損價」,事實上就是「投資風險」。

4. 故沒人說「投資」不接受「虧損風險」。只是因資金及心臟大小,決定「承受虧損風險」之大小。無風險利率就是定存或買美國公債。

5.凡是投資風險性資產,不管是指數型基金(稱被動型基金)或是成長型基金(主動型基金)都是有風險,投資學上談到風險溢酬率。一般就是無風險利率(美國10年公債利率)+風險溢酬率(被動型較主動型小因其承受風險較小)

6. 設美國10年公債利率現為3%+被動型設3%=6%,若是成長型基金我會要求10%,亦即13%。

7.萬一遇到股災,無人能倖免。故當超過6%,你是停損然後等待機會再平衡?還是呆呆等到7-10年獲利?

8.別忘了巴菲特多年前買錯了IBM ,停損出場。他會停損的,然後等待機會。本多終勝,他就是資本「粗」。

@iumjh1218

iumjh1218

天使人
12樓
2022-07-09 12:19
愛榭克有本書"經濟指標告訴你和沒告訴你的事",
其主張是說長期投資報酬率可能不如想像中的理想,只會小勝定存和通膨,進出場時間點使結果差很大
(他指的應該是單筆進場)

關鍵是因為長期投資幾乎一定會遇到大熊市,譬如2000、2008這種等級的熊市,指數或基金可能會出現國巨走勢,
這時在山上的資金,一套就會套好幾年,而未來會不會出現更大隻的熊,沒人知道 XD

台股也有1990年的12682,當時買在山上的人,一套30年

即使用定期定額長期投資,風險也不低,
台股曾在2000年跌到10年線,2008才經過8年,又跌到10年線,2015年跌到5年線,2018年才3年,又跌到5年線,

假設是買0050,而且在2000年低點進場定期定額,投資8年到了2008,成本大概是8年線附近,結果2008年跌到10年線,
8年的投資損益,一夕變成負的,繼續定期定額也要1年以上才會回正,回正而已,且算快的
若是1997年開始定期定額,應該會很糟
等於好幾年的投資都是做白工(買房子放著收租金說不定更好?)
(基金比0050好,回正的速度會快一點)

2015年5年線低點進場,定期定額3年,成本大概在3年線附近,結果2018年跌到5年線

清流君的那篇文章,好像沒特別強調使用定期定額,而且沒講2000和2008年,
若是單筆進場長抱,可能還是要考慮進和出的時間點
若是進出的時間點不對,有可能投資多年,還是賠錢的

當然長線還是會賺錢,問題是多長 .... XD


若是定期定額進場,遇到國巨走勢,會嚴重拉低年化報酬率 XD

雖然遇到大空頭很開心,但是若之前已套一堆錢在裡面(定期定額),
能加碼的資金,跟套在裡面的資金比起來,還是很少,機會來了,還是賺不了太多


即使定期定額週期設很長,3年、5年、7年.... 等

若中途都沒有適時獲利了結的策略,到了周期尾端就是最大的風險,

因為若來隻大熊,就會套一堆錢在裡面,多年的未實現損益歸零,
而且週期末端了,手上的資金已剩不多,要加碼也能力有限

無論週期設多長都無法避免


所以,有好的資金控管+適時獲利了結策略,應該會讓自己開心一點,也降低風險

長線投資其實風險也不小,因為一路上熊太多,而且一定會遇到,
損失除了累積很久的損益,還有多年的光陰
萬一退休後要用錢的時刻,來隻巨熊,回到10年線

有時在想,遇到大熊,能不能有甚麼策略可以避開
小熊沒關係,但是大熊是不是可以避開

若沒避開,是不是能有甚麼控制損失的策略....

一點心得,但投資策略沒有對錯,只有適不適合自己

@baonamy

baonamy

名人堂
13樓
2022-07-09 17:29
還是謝謝M大的分享!我只是覺得標題末尾有點武斷。
央行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限縮銀行貸款額度,金融業國內外的投資收益大幅減少,政府打房政策及景氣下滑企業資本支出會降低,銀行貸款就會減少,存股金融股的強友最好再等一等。
台積電很有可能下修資本支出與毛利率,台股已下跌不少,再下跌的機率還是不低。
個人看法謹供參考

@zoe0919619

zoe0919619

註冊會員
14樓
2022-07-10 10:46
認知道有風險, 下一步要做的是什麼? 避開風險?
我的選擇是做好準備, 讓自己在風險到來時, 還能持續留在市場, 不會重傷出場...

這就像是知道交通事故會死人, 但總不能不開車、不出門, 能做到的是確保自己的車有安全配備, 定期保養, 開車時要專心, 避免從事危險的分心行為, 有投保交通意外險轉嫁事故風險...等等。

看一下2008金融海嘯時的道瓊走勢, 再想一下現在, 會不會覺得很可怕? 會不會擔憂現在的市場就像2008年的6、7月, 後面還要跌一波更大的? 答案不用問人, 只有神才能確定未來的事。


再看一下道瓊至今的走勢, 走過 2008金融海嘯, 只要能持續留在市場的人, 目前又是如何? 這樣還要避開「不確定會不會」發生的風險嗎? 我個人的選擇是不會避, 但我會確定若發生, 我還是有錢能夠持續買, 雖然不是用50%以上的現金抄底, 但是我有未來20年持續買的時間。
時間成本肯定是投資成本, 但是對於我而言, 認清自己的投資能力, 做相應的安排, 才是自己能做的事。


做最好的準備, 最壞的打算
內心存最好的希望, 做最壞的準備。做壞的準備不意味著消極的態度, 而是當風險到來時, 才不會顯得手足無措, 做好該做的準備, 做最好的規劃, 接受風險, 並讓自己能走過風險, 這才是面對風險正確的態度。

以上是個人針對基金而非個股的投資想法, 供基金族參考。

@gamester

gamester

註冊會員
16樓
2022-07-10 15:07
"iumjh1218"愛榭克有本書"經濟指標告訴你和沒告訴你的事",
其主張是說長期投資報酬率可能不如想像中的理想,只會小勝定存和通膨,進出場時間點使結果差很大
(他指的應該是單筆進場)

關鍵是因為長期投資幾乎一定會遇到大熊市,譬如2000、2008這種等級的熊市,指數或基金可能會出現國巨走勢,
這時在山上的資金,一套就會套好幾年,而未來會不會出現更大隻的熊,沒人知道 XD

台股也有1990年的12682,當時買在山上的人,一套30年

即使用定期定額長期投資,風險也不低,
台股曾在2000年跌到10年線,2008才經過8年,又跌到10年線,2015年跌到5年線,2018年才3年,又跌到5年線,

假設是買0050,而且在2000年低點進場定期定額,投資8年到了2008,成本大概是8年線附近,結果2008年跌到10年線,
8年的投資損益,一夕變成負的,繼續定期定額也要1年以上才會回正,回正而已,且算快的
若是1997年開始定期定額,應該會很糟
等於好幾年的投資都是做白工(買房子放著收租金說不定更好?)
(基金比0050好,回正的速度會快一點)

2015年5年線低點進場,定期定額3年,成本大概在3年線附近,結果2018年跌到5年線

清流君的那篇文章,好像沒特別強調使用定期定額,而且沒講2000和2008年,
若是單筆進場長抱,可能還是要考慮進和出的時間點
若是進出的時間點不對,有可能投資多年,還是賠錢的

當然長線還是會賺錢,問題是多長 .... XD


若是定期定額進場,遇到國巨走勢,會嚴重拉低年化報酬率 XD

雖然遇到大空頭很開心,但是若之前已套一堆錢在裡面(定期定額),
能加碼的資金,跟套在裡面的資金比起來,還是很少,機會來了,還是賺不了太多


即使定期定額週期設很長,3年、5年、7年.... 等

若中途都沒有適時獲利了結的策略,到了周期尾端就是最大的風險,

因為若來隻大熊,就會套一堆錢在裡面,多年的未實現損益歸零,
而且週期末端了,手上的資金已剩不多,要加碼也能力有限

無論週期設多長都無法避免


所以,有好的資金控管+適時獲利了結策略,應該會讓自己開心一點,也降低風險

長線投資其實風險也不小,因為一路上熊太多,而且一定會遇到,
損失除了累積很久的損益,還有多年的光陰
萬一退休後要用錢的時刻,來隻巨熊,回到10年線

有時在想,遇到大熊,能不能有甚麼策略可以避開
小熊沒關係,但是大熊是不是可以避開

若沒避開,是不是能有甚麼控制損失的策略....

一點心得,但投資策略沒有對錯,只有適不適合自己

寫的真好
如果早點看到這篇
說不定我會把除了華美南非幣以外的南非幣基金都換成美元計價的
難怪有人說本多終勝
看樣子我也到了該汰弱留強的時候

@kv2grace

kv2grace

註冊會員
17樓
2022-07-10 15:30
今天7/10蕭老師有發表看法
不會過於樂觀和悲觀
我認為滿中肯的
我自己的看法就是趁這波下跌好好學習風險是什麼?
並且做好資金控管
就能度過這一大難關

@醜不拉機

醜不拉機

成就徽章:2023年度MVP成就徽章:2023年度影響王
名人堂
18樓
2022-07-10 15:48
股神巴菲特說過
不要預測市場對我們來說是一種聰明的行為
股市預測者的唯一價值在於讓算命仙好過一些
睡覺比擇時讓我們賺到更多的錢
我最喜歡的持有期間是永遠
我們留在市場的行為反映了我們的觀點
也就是股市會把錢從主動擇時者那邊轉移到有耐心的人手上
對於整體投資人來說,隨著運動的增加,報酬會減少

彼得.林區曾說過
投資人因為嘗試預測下跌所損失的金額
遠超過待在市場承受下跌所承受的損失


好了!我繼續睡覺了

@baonamy

baonamy

名人堂
19樓
2022-07-10 17:41
"baonamy"
央行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限縮銀行貸款額度,金融業國內外的投資收益大幅減少,政府打房政策及景氣下滑企業資本支出會降低,銀行貸款就會減少,存股金融股的強友最好再等一等。


有做過勞安工作的人應該都會知道
1.預知風險
2.風險評估
3.研擬對策
應用在投資上大概適用
1.預知風險:央行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限縮銀行可貸款額度,金融業國內外的投資收益大幅減少,政府打房政策及景氣下滑企業資本支出會降低,銀行貸款就會減少,景氣下滑逾放可能增加。
2.風險評估:股價可能再下跌
3.研擬對策:備妥現金,耐心等待甜蜜買點。(因人而異)
個人看法謹供參考

@mrchildren

mrchildren

成就徽章:2022年度主題王成就徽章:2022年度流量王成就徽章:2023年度MVP成就徽章:2023年度影響王
名人堂
20樓
2022-07-11 10:55
作者在《先鋒榮譽董事長談投資》書中提到一個讓人很有感觸的例子。

就在2008全球金融海嘯發生之前,作者受邀前往一家大學參加其舉辦的投資業界領導人會議。會議主軸是討論影響市場表現與投資業界的各種因素。

會議結束前,主持人請在座的參與者,給該大學新任的校務基金投資長一個指引。請大家發表一下,自己認為未來十年,應期待多少的年化報酬。

有四個選項:
1. 0-5%
2. 5-10%
3. 10-15%
4. 15%以上

大多人選擇3,10-15%的年化報酬。可以想見,在金融海嘯發生之前,全球股市從2002的網路泡沫低點反彈,表現很好。自然造成在座人士對未來報酬也有很高的期待。

作者自己選2,5-10%。

會議結束後,大學董事會主席前來跟作者討論。主席也認為5-10%比較合理。

主席接下來說的話,十幾年來一直留在作者心中。

主席說:
“就任何面向來看,我們大學的資金相當充裕。只要往後能賺到6%的年化報酬,就可以滿足我們所有的夢想。”

其實該大學的校務基金只需要6%的年化報酬,就可以滿足財務目標。

但很可惜的,其校務基金的運作與投資是以追求10-15%的高超報酬為目標。然後在2008金融海嘯中受傷慘重,直到作者寫作時,仍未完全回復。

不知足,導致最終投資的失敗。

也就是說,不管是對機構或個人來說,投資與賺錢,都必需要有一個自己知道已經”夠了”的地方。

一個足夠的數字,這樣的資產價值已經足夠讓自己與家人過夠好的生活、完成所有的人生財務目標。

人必需知道何時才是夠了。

不知道”足夠”有幾種可能。

首先,沒有精確定義的財務目標。譬如,60歲退休時,存到三千萬退休資產。這就是一個明確的數字目標。

許多人不是,他投資的目的是”致富”、”賺大錢”。等到你有一千萬,你會發現擁有三千萬才是更富有。等到你有一億,你會發現三億大更多。永無止盡。

另一種狀況就是,投資是以勝過他人為目標,要成為”武林至尊”。他想要在投資世界,像巴菲特一樣,拿出一個一亮出來,所有人都要俯首稱臣的報酬數字。這種想法,會讓人走上永不知足之路。

不知道什麼是夠了,就會陷入”愈多愈好”的陷阱。

而如何追求更高報酬呢?

那就是開始走高風險之路。

大量資產壓注單一股票。借錢投資。區塊或產業轉換。擇時進出。所有你能想到的方法。

然後當真的遇到高風險事件時,才體會什麼叫風險。

因為報酬而去承擔風險,卻從來沒有瞭解什麼叫風險。結果在追求高報酬的路上,反而落居下流。成果落後自己原先”看不起”的穩健投資人......

節錄自 綠角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15680041434972 ... 7Y35X9Srl/

@Kevenwu0901

Kevenwu0901

註冊會員
21樓
2023-07-12 15:03

K大,您母子基金的試算期多拉出了兩年出來,導致母子基因績效比其他的好太多.


前往
1-1頁|17
強勢雲

本站聲明

本站所有文章及數據為發表人之經驗分享,僅供參考,絕非保證賺錢,請勿以本站資訊作為投資依據。若參考本站數據進行投資決策,交易前請務必先諮詢專業金融機構,以免錯誤解讀。 投資一定有風險,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獲利,不要有過去績效等於未來報酬之錯誤認知。本站當盡力提供正確資訊,若有錯漏或疏忽,恕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強基金100」及「強配息100」的基金推薦依據,為比較上述時間內績效總報酬或配息相對優異的基金。推薦依據係比較數 據而來,僅供參考,不構成基金申購建議,申購前請先諮詢專業金融機構。

版權所有 ©2024 fundhot.com 強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55401704) 法律顧問: 瀛睿律師事務所 簡榮宗律師 AI應用與技術研發 : 哲煜科技TWJO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