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現已更名為 聯博-全球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AT股成立滿15年,看看持有該基金15年會發生甚麼事?
以配息資料為標準,在 2002/09/26 基金成立後之第一次配息基準日2002/10/30當天買入一單位 3.6700 美元。經過第180次配息 (基準日為2017/09/28) 後,淨值為 4.3300美元,共配息 5.0941美元,合計 9.4241美元,累積獲利 156.79%。
在此15年期間,
* 配息基準日淨值最高為 2007/05/30 的 4.9900美元 、最低為 2008/11/27 的 2.8501美元 ;
* 配息率最高第1次配息的 17.04%、最低為 2014/06/27 的 5.35% ;
* 配息金額最高為第1~5次配息的 0.0521美元 、最低為2003年9月~2016年1月共29個月的 0.0213美元 ;
* 美元對台幣匯率從一開始35左右,下跌至2008年3月最低不到30,再爆衝到2009年3月超過35,繼而回跌到2011年5月不到28.5,接著反轉上漲至2015年底、2016年初接近34,最後展開近兩年的跌勢,最低偶爾跌破30。
若當初買入成本完全為借貸而來,在第117次配息 (累積3.6905美元) 後可完全清償借貸本金,而之後的配息為無本淨收益。
持有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AT股15年會發生甚麼事?
持有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AT股15年會發生甚麼事?

我是布魯斯

toya
"我是布魯斯"適逢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AT股成立滿15年,看看持有該基金15年會發生甚麼事?
恕刪‧‧‧‧‧
我是布魯斯大大
其實,八十七年就有了,當時不叫聯博,叫大聯,只是當時銀行沒在賣,當時18趴配息,後來一直降,所以應該加上去有十九年以上了,再前面就不曉得有沒有人知道了。

我是布魯斯
"toya"其實,八十七年就有了,當時不叫聯博,叫大聯,只是當時銀行沒在賣,當時18趴配息,後來一直降,所以應該加上去有十九年以上了,再前面就不曉得有沒有人知道了。
經toya大提起,之前好像有位很早期就買入的大大曾經說過...
老人家我記不住,看著鉅亨網上的資料 (成立日期:2002/09/26),也只能看圖說故事了......

~控制損失;讓獲利奔跑~
投資沒有奇蹟,只有累積。持續買進,紀律留在場上,就算沒賺到,至少也學到。
8d8d
走過幾次大多空 無數小多空
基金還是屹立不搖
完全打臉喜歡唱衰月配基金的投資保守族

我的五大投資金律,開槓桿也能應付:
一、找對一路向上的標的
二、做好配置及現金比例
三、利用再平衡逢低買
四、有錢隨時買,按配置進場
五、長期持有,缺錢再賣
mrchildren
"我是布魯斯"在此15年期間,
* 配息基準日淨值最高為 2007/05/30 的 4.9900美元 、最低為 2008/11/27 的 2.8501美元 ;
* 配息率最高第1次配息的 17.04%、最低為 2014/06/27 的 5.35% ;
* 配息金額最高為第1~5次配息的 0.0521美元 、最低為2003年9月~2016年1月共29個月的 0.0213美元 ;
* 美元對台幣匯率從一開始35左右,下跌至2008年3月最低不到30,再爆衝到2009年3月超過35,繼而回跌到2011年5月不到28.5,接著反轉上漲至2015年底、2016年初接近34,最後展開近兩年的跌勢,最低偶爾跌破30。
若當初買入成本完全為借貸而來,在第117次配息 (累積3.6905美元) 後可完全清償借貸本金,而之後的配息為無本淨收益。
謝謝前輩的歷史經驗,證明即使淨值腰斬(4.99到2.85)、配息金額腰斬(0.0521到0.0213)、匯率重挫兩成(35到28.5),只要撐得夠久,不只可以賺錢,配息亦可清償借貸本金,達成無本淨收益(0本金退休)的目標。
大大的這個數據如果搭配低檔買進,報酬率的數據一定更漂亮。

opwaha1120
"8d8d"15年的經驗
走過幾次大多空 無數小多空
基金還是屹立不搖
完全打臉喜歡唱衰月配基金的投資保守族
雖然是高收益,但是真的超穩,持有6年,上個月換成南非幣計價AA ,不知道對不對啊⋯

gn01210784
"opwaha1120""8d8d"15年的經驗
走過幾次大多空 無數小多空
基金還是屹立不搖
完全打臉喜歡唱衰月配基金的投資保守族
雖然是高收益,但是真的超穩,持有6年,上個月換成南非幣計價AA ,不知道對不對啊⋯
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基金 252億美金 我的配置也有 南非幣計價AA 穩不穩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bluesailor

fundhot
"bluesailor"這個「15年」的前提假設(雖然目前已成事實),會不會有生存者偏差的疑慮呢?若然有心持續投入,但挑到的債基卻清算了,恐怕報酬率就不是如此了。傷腦筋啊......該如何挑呢?各位大大給個明燈?
基金要清算沒那麼容易,投信基金規模要掉到3億台幣以下才會清算,而這些境外基金的規模動輒幾十億......美金!!!
Investment success doesn't come from "buying good things",
but rather from "buying things well"
(投資成功不是因為買到好東西,而是因為「買得好」。)
~by Howard Mark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Uncommon Sense for the Thoughtful Investor
強大
Investment success doesn't come from "buying good things",
but rather from "buying things well"
(投資成功不是因為買到好東西,而是因為「買得好」。)
~by Howard Mark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Uncommon Sense for the Thoughtful Investor
強大
持有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AA南非幣,若從成立之初以100元斐幣買入1單位,看看5年來會發生甚麼事?
https://forum.fundhot.com/viewtopic.php?t=6993

我是布魯斯
先借信貸當頭期款,再借得80~85%的房貸,然後2002年10月開始收租,每月的配息就像是租金所得。確定滿租,因為每月都有配息,但租金又不那麼固定,可以想像成常常要扣除換燈泡、修馬桶之類的修繕成本。因為信貸是押在前幾年,初期或有不足時,自己可能還要補貼一點才夠,但信貸繳完後,負擔就下降不少。
繳著繳著,不知不覺就已經來到2012年中 (~117次收租配息),此時收租累計金額已略超過房價、也就是當初兩筆貸款的原始總額,但貸款是需要付利息的,所以仍要繼續收租。又過了4年多,大約在2016年底前,收租總額終於超過貸款本利和,可以去地政事務所塗銷抵押設定。
從此這房子完全屬於自己,繼續收著每年6.x%的租金,雖然還是不那麼固定,但這房子居然完全不會折舊、不需要拉皮、不必都更、不用跟房客博感情、也不怕房客惡搞或在屋裡自戕、房租所得還不用繳稅、... 目前房子的預計成交價還比剛買的時候更值錢哩!
突然覺得 ... 該向這一位債券基金的老兵致敬!


Ben ch
買入房屋(淨值)價格低/租金(配息)投報率高,房價(淨值)升資本利得通賺
聯博全高收AA就像2014年推出的建案
買入房屋(淨值)價格高/租金(配息)投報率低,房價(淨值)跌本金損失2成5

我是布魯斯
"Ben ch"聯博全高收AT就像2002年推出的建案
買入房屋(淨值)價格低/租金(配息)投報率高,房價(淨值)升資本利得通賺
聯博全高收AA就像2014年推出的建案
買入房屋(淨值)價格高/租金(配息)投報率低,房價(淨值)跌本金損失2成5
Ben大的舉例非常傳神!現在回頭看,3.67的AT是CP值很高的,因為2002-10也剛好是股市的小底部;AA則差很多,就像幾年前同事跟風買了新莊副都心,房價下跌不說、租金拿去給銀行當利息剛好,房客報個稅、或修個東西可能就虧了。


jupiter8009

我是布魯斯
"jupiter8009"有人比較過想過嗎?若每月投入3000元到0050和聯博全高收AT。持續20年到30年不等。哪一個較穩定?哪一個獲利較優?最近剛發現這個網站。從這裏得到很多配息基金的知識。謝謝各位前輩。
兩者應該都還沒那麼長壽,大約15~20年之間,所以無法驗證。

我的五大投資金律,開槓桿也能應付:
一、找對一路向上的標的
二、做好配置及現金比例
三、利用再平衡逢低買
四、有錢隨時買,按配置進場
五、長期持有,缺錢再賣
mrchildren
"jupiter8009"有人比較過想過嗎?若每月投入3000元到0050和聯博全高收AT。持續20年到30年不等。哪一個較穩定?哪一個獲利較優?最近剛發現這個網站。從這裏得到很多配息基金的知識。謝謝各位前輩。
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績效,很難回答。
比較可以推論的是穩定度。一個是單一國家的股票,另一個是美國佔比超過五成的全球高收益債券,股票的波動度約是債券的2到3倍,你可查詢任一檔台股大型股基金的基金資料,波動度數據約等於聯博全高收的2倍到3倍。因此,理論上債券的穩定度會大於股票,全球型會大於單一國家。
至於誰獲利較優,就要看你結算的時候是多頭及空頭,風向正往哪邊吹。嚴格來說,如果是市場出現危機時,風向多半吹向美國,但如果是市場多頭時,且全球沒有重大危機,股票因為波動比債券大,漲的也會比較快。
結論就是,這兩個誰獲利優?要先看你結算時的市場態勢而定,但如果是問誰比較穩?理論上債券會比股票穩,但實際上股票也曾在債券市場整體空頭時表現相對穩定。所以,誰知道呢?
投資沒有標準答案,唯有實戰經驗可以投資獲利,很少聽到哪個經濟學家成了股神,因此我們需要強基金上用真金白銀不斷實驗的天王大大們,帶領我們度過難關,化險為夷



jupiter8009

su46112399
"jupiter8009"感謝布大和M大的指導。我是想從這段時間開始定期定額投入。我覺得0050目前在較高點,而聯博在較低位置。長時間來看很難講。就像M大所言,結算時在多頭或空頭。若想每年穩定6%,持續複利投入。我覺得聯博比較可能達成。但不知想法是否正確?
我也想加入聯博~不知近期購買單筆~適合嗎?

Charltoncool
"bluesailor"這個「15年」的前提假設(雖然目前已成事實),會不會有生存者偏差的疑慮呢?若然有心持續投入,但挑到的債基卻清算了,恐怕報酬率就不是如此了。傷腦筋啊......該如何挑呢?各位大大給個明燈?
1: 「這個「15年」的前提假設」=聯博全高已經存在17年多了,這些數據都是真實發生的過去。如果 17年前100萬買進,到 2019/9月,光配息就領走了 140幾萬,而在 2019/9月時,本金淨值還有 99萬多。(本來想貼我的數據圖檔供你參考,但我不會貼圖。呵~~~)
2: 「若然有心持續投入,但挑到的債基卻清算」=那就要看這檔基金包的內容是什麼?它包的是高收益債,你要想這世界的高收益債會停止發行嗎?若不會,那再考慮它的績效好不好?一盤好的基金+上它所挑選的債券都不是爛的,那要清算的可能是微乎其微。
T:你應該思考的是,這基金目前的配息能持續多久?若未來配息下降,最大可能會降到多少?屆時符不符合你的報酬需求?

我是布魯斯
"Charltoncool""bluesailor"這個「15年」的前提假設(雖然目前已成事實),會不會有生存者偏差的疑慮呢?若然有心持續投入,但挑到的債基卻清算了,恐怕報酬率就不是如此了。傷腦筋啊......該如何挑呢?各位大大給個明燈?
1: 「這個「15年」的前提假設」=聯博全高已經存在17年多了,這些數據都是真實發生的過去。如果 17年前100萬買進,到 2019/9月,光配息就領走了 140幾萬,而在 2019/9月時,本金淨值還有 99萬多。(本來想貼我的數據圖檔供你參考,但我不會貼圖。呵~~~)
2: 「若然有心持續投入,但挑到的債基卻清算」=那就要看這檔基金包的內容是什麼?它包的是高收益債,你要想這世界的高收益債會停止發行嗎?若不會,那再考慮它的績效好不好?一盤好的基金+上它所挑選的債券都不是爛的,那要清算的可能是微乎其微。
T:你應該思考的是,這基金目前的配息能持續多久?若未來配息下降,最大可能會降到多少?屆時符不符合你的報酬需求?
就一個既成事實來說,的確有生存者偏差的疑慮,但原始用意就只是剛好碰到老牌基金滿15年,探究一下數字而已。
既然如此,就來平衡一下,看長期持有、但標的錯誤會如何 ... 但該不會這要叫 "死亡者偏差"?好像沒這個詞兒哩!
我倒覺得可以用蕭碧燕學姊的 "配息滿意、波動接受" 去檢驗。至少,我大致上是這麼做的,所以高配債已經換了好幾輪。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040/4230888

gamester
有時候我覺得巴老留那麼多現金在手上
無非就是把現金也當成是一種投資
必要時出手比操盤還厲害
對否?

我是布魯斯
"gamester"布老大
有時候我覺得巴老留那麼多現金在手上
無非就是把現金也當成是一種投資
必要時出手比操盤還厲害
對否?
他從去年就嫌股票貴了。
我猜有人不但清光多頭商品,還反手放空 (或買入反向 ETF),這就更高竿了!

我是布魯斯
"bluesailor"這個「15年」的前提假設(雖然目前已成事實),會不會有生存者偏差的疑慮呢?...
時間上,好像來到一個再檢視的時刻。為了去除生存者偏差,設定了在兩種情境 (金融海嘯前高點買進、金融海嘯後低點買進),單筆大額買入,之後持有至2019-1231,亦即兩之相鄰大型黑天鵝間完整週期的狀況。剛好,最近有強友問到富坦公司債美元,才猛然想起,富蘭克林有好幾檔長壽基金,就把這檔也拿來比較一下。
*聯博全高收AT ... 海嘯前高點為2007-1030的4.92元 (資料來源:MoneyDJ淨值線圖)、低點為2008-1121的2.80元,高低價跌幅43.1%,2019-1231淨值為4.02元:
- 高點買進:假設2007-1001以4.85元買進,算至2019年底,共持有~12年3個月、取得配息3.5873元,總值增加為原始投入金額之1.568倍,年化~3.74%;
- 低點買進:假設2008-1201以2.83元買進,算至2019年底,共持有~11年1個月、取得配息3.1823元,總值增加為原始投入金額之2.545倍,年化~8.80%;
*富坦公司債美元 ... 海嘯前高點為2007-1015的7.53元、低點為2008-1216的4.45元,高低價跌幅40.9%,2019-1231淨值為5.97元:
- 高點買進:假設2007-1001以7.47元買進,算至2019年底,共持有~12年3個月、取得配息4.970元,總值增加為原始投入金額之1.465倍,年化~3.16%;
- 低點買進:假設2008-1201以4.63元買進,算至2019年底,共持有~11年1個月、取得配息4.385元,總值增加為原始投入金額之2.237倍,年化~7.53%;
結論:
1. 低平均持有成本仍是王道。避開大黑天鵝,真的能讓績效亮眼許多。或許,我們不是地獄倒楣鬼、但也並非超級幸運,所以,平均持有成本應該落於兩者之間。
2. 這兩檔基金配息率還不算高,大黑天鵝期間跌幅都能破40%、且美中貿戰低點未必破QE結束低點 (聯博AT兩次低點可視為相同);若套用在配息率更高的基金,美中貿戰低點都明顯比QE結束低點更低,想必大黑天鵝來臨時,腰斬也是很可能發生的事。
3. 雖是債券、又固定每月小規模實現獲利或損失,但這兩檔淨值走勢一如美股:在2007-10出現高點,大跌後在2008Q4~2009Q1打了明顯的W底,才往上走。

maxwu576
"我是布魯斯"金融海嘯高低點入手聯博AT與富坦公司債,且持有至2019年底之績效分別為何?
"bluesailor"這個「15年」的前提假設(雖然目前已成事實),會不會有生存者偏差的疑慮呢?...
時間上,好像來到一個再檢視的時刻。為了去除生存者偏差,設定了在兩種情境 (金融海嘯前高點買進、金融海嘯後低點買進),單筆大額買入,之後持有至2019-1231,亦即兩之相鄰大型黑天鵝間完整週期的狀況。剛好,最近有強友問到富坦公司債美元,才猛然想起,富蘭克林有好幾檔長壽基金,就把這檔也拿來比較一下。
*聯博全高收AT ... 海嘯前高點為2007-1030的4.92元 (資料來源:MoneyDJ淨值線圖)、低點為2008-1121的2.80元,高低價跌幅43.1%,2019-1231淨值為4.02元:
- 高點買進:假設2007-1001以4.85元買進,算至2019年底,共持有~12年3個月、取得配息3.5873元,總值增加為原始投入金額之1.568倍,年化~3.74%;
- 低點買進:假設2008-1201以2.83元買進,算至2019年底,共持有~11年1個月、取得配息3.1823元,總值增加為原始投入金額之2.545倍,年化~8.80%;
*富坦公司債美元 ... 海嘯前高點為2007-1015的7.53元、低點為2008-1216的4.45元,高低價跌幅40.9%,2019-1231淨值為5.97元:
- 高點買進:假設2007-1001以7.47元買進,算至2019年底,共持有~12年3個月、取得配息4.970元,總值增加為原始投入金額之1.465倍,年化~3.16%;
- 低點買進:假設2008-1201以4.63元買進,算至2019年底,共持有~11年1個月、取得配息4.385元,總值增加為原始投入金額之2.237倍,年化~7.53%;
結論:
1. 低平均持有成本仍是王道。避開大黑天鵝,真的能讓績效亮眼許多。或許,我們不是地獄倒楣鬼、但也並非超級幸運,所以,平均持有成本應該落於兩者之間。
2. 這兩檔基金配息率還不算高,大黑天鵝期間跌幅都能破40%、且美中貿戰低點未必破QE結束低點 (聯博AT兩次低點可視為相同);若套用在配息率更高的基金,美中貿戰低點都明顯比QE結束低點更低,想必大黑天鵝來臨時,腰斬也是很可能發生的事。
3. 雖是債券、又固定每月小規模實現獲利或損失,但這兩檔淨值走勢一如美股:在2007-10出現高點,大跌後在2008Q4~2009Q1打了明顯的W底,才往上走。
看了布大的精闢說明及用心計算後,小弟非常同意布大的結論.
小弟持有全高收AT,也是布大所列出高點買進的活生生例子,一隻巨大黑天鵝震撼了一切啊~~
目前年化僅2.22%, 己是標準地賺了配息卻賠了價差的情況
我想是不是..時間...能否柳暗花明又一春呢...只有天知道吧

josephlee
2007年買,現在2022年
中間本金有漲有跌但我都沒賣掉只有另外再買單筆進場
必須說本金現在是賠蠻多的但配息換算下來還挺可觀的,然後配下來的利息再去投資高風險基金,大概就是這樣

jeff6026
引用 #1樓主 我是布魯斯
適逢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AT股成立滿15年,看看持有該基金15年會發生甚麼事?
以配息資料為標準,在 2002/09/26 基金成立後之第一次配息基準日2002/10/30當天買入一單位 3.6700 美元。經過第180次配息 (基準日為2017/09/28) 後,淨值為 4.3300美元,共配息 5.0941美元,合計 9.4241美元,累積獲利 156.79%。
在此15年期間,
* 配息基準日淨值最高為 2007/05/30 的 4.9900美元 、最低為 2008/11/27 的 2.8501美元 ;
* 配息率最高第1次配息的 17.04%、最低為 2014/06/27 的 5.35% ;
* 配息金額最高為第1~5次配息的 0.0521美元 、最低為2003年9月~2016年1月共29個月的 0.0213美元 ;
* 美元對台幣匯率從一開始35左右,下跌至2008年3月最低不到30,再爆衝到2009年3月超過35,繼而回跌到2011年5月不到28.5,接著反轉上漲至2015年底、2016年初接近34,最後展開近兩年的跌勢,最低偶爾跌破30。
若當初買入成本完全為借貸而來,在第117次配息 (累積3.6905美元) 後可完全清償借貸本金,而之後的配息為無本淨收益。
已經來到2.89
大家心心念念的3元以下
請問有人動作了嗎
hawk
引用 #27樓 jeff6026
已經來到2.89
大家心心念念的3元以下
請問有人動作了嗎
相信不少人有動作,甜甜價進了不少。
russell
今天剛剛好3元,心動價不跟嗎?
聯博-全球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AT股美元(原 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
引用 #27樓 jeff6026
已經來到2.89
大家心心念念的3元以下
請問有人動作了嗎
引用 #1樓主 我是布魯斯
適逢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AT股成立滿15年,看看持有該基金15年會發生甚麼事?
以配息資料為標準,在 2002/09/26 基金成立後之第一次配息基準日2002/10/30當天買入一單位 3.6700 美元。經過第180次配息 (基準日為2017/09/28) 後,淨值為 4.3300美元,共配息 5.0941美元,合計 9.4241美元,累積獲利 156.79%。
在此15年期間,
* 配息基準日淨值最高為 2007/05/30 的 4.9900美元 、最低為 2008/11/27 的 2.8501美元 ;
* 配息率最高第1次配息的 17.04%、最低為 2014/06/27 的 5.35% ;
* 配息金額最高為第1~5次配息的 0.0521美元 、最低為2003年9月~2016年1月共29個月的 0.0213美元 ;
* 美元對台幣匯率從一開始35左右,下跌至2008年3月最低不到30,再爆衝到2009年3月超過35,繼而回跌到2011年5月不到28.5,接著反轉上漲至2015年底、2016年初接近34,最後展開近兩年的跌勢,最低偶爾跌破30。
若當初買入成本完全為借貸而來,在第117次配息 (累積3.6905美元) 後可完全清償借貸本金,而之後的配息為無本淨收益。
熱門主題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經典話題

請問健康護理醫療保健基金發生什麼事?
復華機器人強勢通增持42%現金,賣出全方位和全球資產

保德信全球資源基金原來這麼厲害【不專業開箱】

2024全球政治行事曆:美國、南韓、印度、南非大選時間一覽
今日買入聯博全球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
想買全球股票、全球科技基金,但手邊沒有美元,怎麼辦?

復華強勢通清光中小、傳二、全球大趨勢,轉進現金、華人世紀、人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