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才發文的新手報到!剛好做功課爬文了一陣子就遇到大場面,感覺自己是天賜幸運兒哈哈哈!
爬文後整理出以下幾個基本的概念,想請各位強友幫忙檢視一下有什麼誤區
1、避險債券可挑公債、投等債,非投等債不推薦(降息吃不到,升息又易倒,壞時無避險功能,好時不如投股市)
2、債券賺利息,股票賺價差,正二賺價差
3、長期持有的話,單筆投資報酬>定期定額,不用擇時投入,選擇好標的更重要
4、新手投資限縮在3~5檔內即可
5、沒有現金流需求的話,市值型>高股息,市值+指數型安全首選
6、穩健型可配置母子基金
7、預測上,三年牛市一年熊市
8、不要買後收型,內扣分銷費會影響績效
9、選強勢貨幣
10、核心:衛星可設8:2
核心類:0050、VOO、SPY、QQQ、貝世科⋯⋯等等
衛星類:印度、日本、美增、能源、礦業、黃金⋯⋯等等
11、健康好標的可設跌10%~20%時、指數破年線時抄底
12、ETF可質押,基金不行
13、歷年大數據來看,美股2、9月會是低點,4、12月會是高點
14、美增適合短期,佔比不超過10%
觀念類型有幾個疑惑:
1、大盤指數的正二是否適合長期持有?看到有人說正二會有「複利衰減效應」、「管理費略高」等問題,較適合波段操作,不適合長期持有,想請問一下強友們的看法是什麼?
2、長期持有大盤指數ETF的獲利出場時機點,是否為
a.現金比、股債比再平衡時
b.缺錢時
除了這兩點之外,其他時間不需要特別設置停利點獲利出場,不知道這樣可行嗎?還是有其他強友有特定的判斷出場時機?
另外還有有幾點疑惑:
1、目前逐步下單00662、00830、00924,
但不曉得這三個比例該如何分配好?想請問強友們都是怎麼分配的?
2、就整體市場來看,這三個標的都是適合長期持有的嗎?
因為有看見有人說費半適合波段操作,
但爬文後好像以產業發展來看,也是適合長期的,
只是有循環跟波動大,不知道這樣理解對嗎?
3、證券有限額所以每天逐步下單,但複委託沒有,前兩天複委託一過就把美金All in VOO、QQQ了,結果還在持續下跌!真是太衝動哈哈哈,不過還好也算是低點,
現在在想要不要放慢腳步,該不該等20%(甚至30%)的跌幅,目前看起來還沒進到熊市,沒進熊市的情況下跌幅會到這麼大嗎?強友們又是怎麼分配現在的進場幅度呢?
感謝各位強友解惑!有強基金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