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台幣升值造成基金及ETF的匯損問題

18.5K
@faith

faith

成就徽章:強基金創辦人成就徽章:2023年度流量王成就徽章:2023年度人氣王成就徽章:2024年度題材王
管理員
樓主
2025-06-27 11:28

強友 @Herman Chen 問了一個很好的問題:針對「標的正確」但「匯率錯誤」的投資(00662及00924),應如何處理?點出了我今年以來最大的學習,也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問。

 

很多強友都知道,我的投資策略是股債配置,用一路多頭的部位搭配「類現金」的短期債券,在市場出現劇烈變動時,適時再平衡。這個策略的成功關鍵在於債券部位要夠穩定,不會在股災時跟著股票一起跌,才能扮演持盈保泰的守護功能,短債扮演這個角色一向很稱職。

 

但因為主要部位跟私人銀行質借的關係,我多數資金仍在台幣,最大一筆股債配置也是台幣。在台幣的投資策略上,我的短債選的是台幣計價的00864B,但今年就碰到了有史以來最嚴峻的考驗之一:台幣短期間內大幅升值,短債就受到嚴重匯損

 

從下面這個短期債券ETF的績效表,可以看出匯損的嚴重性。用同年期的美債做比較,同樣是1-3年期的美國公債ETF,SHY過去一年報酬率5.41%,符合短債一年賺取5%加減1%的目標報酬率,但同年期的00694B過去一年的績效卻是-5.4%,差異就來自台幣在過去一年強升了10%所造成的匯損

 

 

 

台幣升值的要件,通常有以下幾點:

 

1. 台股很強,外資要換匯買台股,讓台幣轉強。

 

2. 美國開始走降息循環,美元趨貶,讓台幣轉強。

 

3. 這一點是最不可控,但也最可能是背後真正的大魔王:市場揣摩「川普要美元貶值」的預期心理,因而趨貶美元,台幣相對轉強。

 

先撇開第1點不談,第2點跟第3點在今明兩年(2025-2026)都還很有可能會發生,用台幣去投資美元計價基金或ETF的匯損問題,不得不慎。

 

 

要如何解決台幣升值造成基金ETF的匯損問題?就看你是以下哪一種投資族群。

 

1. 定期定額買美股基金,慢慢累積部位長期投資,缺錢時再賣

 

這類族群最好解,就是不用做任何調整,因為你每個月扣台幣去買美股基金.已經透過每個月換匯的方式平均了匯率成本。況且,如果是一放好幾年,幾年來的匯率波動都會被平均,有時賺到匯差,有時又會匯損,都沒關係,時間會把它都平均掉。

 

唯一比較大的風險,就是當你贖回的那一刻,假設台幣突然轉強,你美元資產換成台幣,會遭受到較大的匯損。

 

但說真的,你紀律投資美股賺取資本利得,幾年後不要說賺了幾十%,翻倍都有可能,又何必在意這幾%的匯損@chicky 的這篇好文講得更好,請務必詳讀:20250607專注貝萊德世界科技,宣布不再回應匯率問題

 

2. 習慣All-in股債配置+適時再平衡,債券以短債為主

 

這個是我的主要投資策略,影響就很大了。要知道,短債一年的目標報酬率只有5%加減1%,10%的匯損已經注定未來做兩年白工的命運,而且如果上述台幣升值要件的第2點跟第3點即將發生,可能未來有更多的白工。

 

因此,我清掉了00864B,台幣部位能夠稍微取代短債功能的,只有貨幣基金跟定存,我最後選的是年利率2%的短期定存,報酬率雖不滿意,卻是當前的最佳解答。

 

美元計價的短債就沒問題了,價格仍不斷創新高。我買的是SHY(iShares 1-3年期美國公債 ETF),從「強回撤」觀察,成立20多年來最大波段跌幅僅 5.68%,也只發生過一次,但之後又再度創下歷史新高。

 


https://www.schroders.com/zh-tw/tw/individual/funds-and-strategies/global-credit-income/?utm_medium=display&utm_source=hotfund&utm_campaign=schroders-tw-credit&utm_creative_format=banner&audience=end_investor&utm_marketing_tactic=engagement&up_id=0267409e 的廣告圖片
@jcr8815

jcr8815

天使人
2樓
2025-06-27 12:13

可否請教F大,2%的'短期'定存是台幣貨幣基金還是您私人銀行給的利率優惠?謝謝


@faith

faith

成就徽章:強基金創辦人成就徽章:2023年度流量王成就徽章:2023年度人氣王成就徽章:2024年度題材王
管理員
3樓
2025-06-27 13:04

引用 #2樓 jcr8815

可否請教F大,2%的'短期'定存是台幣貨幣基金還是您私人銀行給的利率優惠?謝謝

@jcr8815 我是存王道銀行APP上面看到的短期定存專案。

 


@5888888

5888888

註冊會員
4樓
2025-06-27 17:53

引用 #3樓 faith

@jcr8815 我是存王道銀行APP上面看到的短期定存專案。

 

 

附加圖片

 

之前曾留言過,最近學會透過 ChatGPT 輔助撰寫,再小小留言一次,分享我的經驗。

2025 年 4 月時,我在匯率約 32.4 上下,將大部分美金兌換回台幣。
換完後,一開始原本打算分批買入 00864B,作為一種資金暫停區的配置方式。
不過實際買入後,持有幾天便覺得不太適合自己,就一次全數賣出了。

對我來說,如果是買股票或長債,即便短期價格波動、帳面套牢,心態上還能接受,也比較能說服自己耐心持有;
但若是買接近現金功能的台幣短債 ETF,卻還被長時間套住,心理上反而比較難過關。

目前除了台幣定存之外,我是把資金放在不同銀行的數位帳戶中。
雖然「多個數位帳戶」有以下幾個潛在缺點:

  • 資金分散,管理較為繁瑣

  • 提款、轉帳安全風險提高

  • 優惠利率有額度與期限限制,需要特別留意追蹤

不過,對資金規模不大、單純希望爭取一些「便當錢」利息回饋的我來說,仍覺得數位帳戶的彈性與便利性是利大於弊。

(例如跨行轉帳、跨行提款免手續費;若 ETF 保管銀行與數位帳戶同一家,完成申請後,ETF 配息入帳也能免跨行匯費。)

以下幾家是目前我自己已開戶並覺得不錯的數位帳戶(僅為個人經驗分享,無推銷或推薦之意):

LINE Bank

  • 台幣定存利率通常較同業略高

  • 口袋帳戶內資金於限額內享優惠利率

  • 搭配特定信用卡(如玉山 Unicard、國泰 Cube 卡),行動支付有回饋 %

台企銀 Hokii 數位帳戶

  • 限額內享優惠利率

  • 台灣 Pay 每月首筆支付可回饋 20 元(例如在全家買 15 元飛壘口香糖,就會直接扣 15 元並匯入 20 元回饋金)

  • 台灣 Pay 可累積紅利點數

台灣銀行數位帳戶

  • 2025 年限額內優惠利率通常高於同期間一年期定存機動利率

  • 過年前在台銀 ATM 換新鈔的機率較高,非營業時間仍可領現金包紅包

第一銀行 iLEO 數位帳戶

  • 2025 年限額內優惠利率高於一年期定存利率

永豐銀行 DAWHO 數位帳戶

  • 若達成指定條件,優惠金額通常較其他數位帳戶大

🔔 特別提醒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因為數位帳戶的利率、額度與資格條件,常在短時間內調整,所以不一一列出相關優惠細節。有興趣者,請自行查詢最新資訊,並評估自身使用習慣與風險承受度。


@SmartFish

SmartFish

天使人
5樓
2025-06-27 20:18

要如何解決台幣升值造成基金ETF的匯損問題?就看你是以下哪一種投資族群。

 

1. 定期定額買美股基金,慢慢累積部位長期投資,缺錢時再賣

 

這類族群最好解,就是不用做任何調整,因為你每個月扣台幣去買美股基金.已經透過每個月換匯的方式平均了匯率成本。況且,如果是一放好幾年,幾年來的匯率波動都會被平均,有時賺到匯差,有時又會匯損,都沒關係,時間會把它都平均掉。

 

唯一比較大的風險,就是當你贖回的那一刻,假設台幣突然轉強,你美元資產換成台幣,會遭受到較大的匯損。

 

**********

謝謝 @faith 大精彩好文! 我是小資族,用第一種定期定額買美股基金,而且因台幣升值可以買到較多單位,還刻意將定期定額頻率放緩了!

 

因為雖然美股基金淨值一直上漲,但恐怕台幣持續升值,這一波還不確定究竟上看哪裡? 反正,定期定額不停扣就能分攤風險!

尤其是4月份美股大跌後,積極定期定額買進的部位,即使匯損吃虧,都還是有不錯的報酬,肯定 C大說的,絕不能因小而失大!

只是要有決心這些定扣的基金都要放長線釣大魚,總會等到台幣再次貶值的時機,到時再看情況是否贖回就好! (農曆年前贖回的有賺到匯差喔!)


@Herman Chen

Herman Chen

天使人
6樓
2025-06-28 10:30

首次被Faith大專文點評回應,小弟感到十分驚喜且榮幸!! 更出乎意料之外的是,Faith大點出了另一個我在原樓沒說出口的痛點,那就是我也持有00864B (目前虧損10%,因為僅占總資產約2%,對我比較沒那麼痛,所以沒拿出來討論)。

 

看到Faith大說已把00864B清掉,我目前個人想法是「先持有,等配息,也等待台幣貶值(如有,雖然如Faith大說的有難度),若好的進場時間就一次性認列虧損把它清掉」,不知各位強友及大神有何見解?

 

【後記】呼應Faith大:「定期定額長期投資買美股基金:無須太過擔心」

 

 相信很多資深強友都是實戰高手,但因自己難得被cue到,就不占用太多版面,以下野人獻曝一下自己的實操心得:

 

我的貝科就是這樣,去年重倉 (入手價位在79鎂至85鎂都有),今年起開始定期定額。

 

自從今年3月至4月見識到認清局勢的Peaceful大把貝科先轉到貝美儲,等貝科跌了一段再反手買回這樣傑出的一手後,心中默默想說「這招真的要學起來!!」

 

爾後,從5月起,C大及F大紛紛呼籲保留現金。6月中下旬,查了查台幣報酬率,意外發現一個神奇的現象,就是今年5月買在95鎂的單位數(台幣報酬率約5%)反而高於今年2月買在90鎂(台幣報酬率僅1%)!! 

 

但我心中並沒有驚慌,因為貝科我本來就想長抱,而且貝科貝美儲可以美金互轉,沒有匯損,也不收其他費用,就紛紛把美金報酬率(眼睛一閉,不管台幣報酬了!!)達到20%~25%的貝科轉到貝美儲。剩下的就持續定期定額(反正現在台幣升值,反而可以買到更多單位數),等待下一個進場時機。


@faith

faith

成就徽章:強基金創辦人成就徽章:2023年度流量王成就徽章:2023年度人氣王成就徽章:2024年度題材王
管理員
7樓
2025-06-28 10:34

引用 #6樓 Herman Chen

首次被Faith大專文點評回應,小弟感到十分驚喜且榮幸!! 更出乎意料之外的是,Faith大點出了另一個我在原樓沒說出口的痛點,那就是我也持有00864B (目前虧損10%,因為僅占總資產約2%,對我比較沒那麼痛,所以沒拿出來討論)。

 

看到Faith大說已把00864B清掉,我目前個人想法是「先持有,等配息,也等待台幣貶值(如有,雖然如Faith大說的有難度),若好的進場時間就一次性認列虧損把它清掉」,不知各位強友及大神有何見解?

 

【後記】呼應Faith大:「定期定額長期投資買美股基金:無須太過擔心」

 

 相信很多資深強友都是實戰高手,但因自己難得被cue到,就不占用太多版面,以下野人獻曝一下自己的實操心得:

 

我的貝科就是這樣,去年重倉 (入手價位在79鎂至85鎂都有),今年起開始定期定額。

 

自從今年3月至4月見識到認清局勢的Peaceful大將貝科先轉到貝美儲,等貝科跌了一段再反手買回這樣傑出的一手後,心中默默想說「這招真的要學起來!!」

 

爾後,從5月起,C大及F大紛紛呼籲保留現金。當時,查了查台幣報酬率,意外發現一個神奇的現象,就是今年5月買在95鎂的單位數(台幣報酬率約5%)反而高於今年2月買在90鎂(台幣報酬率僅1%)!! 

 

但我心中並沒有驚慌,因為貝科我本來就想長抱,而且貝科貝美儲可以美金互轉,沒有匯損,也不收其他費用,就紛紛把美金報酬率(眼睛一閉,不管台幣報酬了!!)達到20%~25%的貝科轉到貝美儲。剩下的就持續定期定額(反正現在台幣升值,反而可以買到更多單位數),等待下一個進場時機。

「先持有,等配息,也等待台幣貶值(如有,雖然如Faith大說的有難度),若好的進場時間就一次性認列虧損把它清掉」

 

@Herman Chen 有策略及行動策略的想法,就是好的做法。至少短債先天的波動度低,當股災發生時,股票修正三成,短債就算有10%的匯損,也還是逢低買股的非常棒的資金來源。


@醜不拉機

醜不拉機

成就徽章:2023年度MVP成就徽章:2023年度影響王成就徽章:2024年度MVP
名人堂
8樓
2025-06-28 10:48

美國在走降息循環

短期內美元要走強有難度

加上貿易逆差

最簡單解決的方式1.買大量美國貨,2.該國匯率走強

既然川普的關稅政策是看貿易逆差

台幣短期要走弱更加困難

 

除非出現黑天鵝經濟突發性大崩潰

那自然美元美債會變避險資產

 

所以懶得換匯的話那就定時定額持續買進

匯差自然會縮減


@5888888

5888888

註冊會員
9樓
2025-06-28 12:20

引用 #8樓 醜不拉機

美國在走降息循環

短期內美元要走強有難度

加上貿易逆差

最簡單解決的方式1.買大量美國貨,2.該國匯率走強

既然川普的關稅政策是看貿易逆差

台幣短期要走弱更加困難

 

除非出現黑天鵝經濟突發性大崩潰

那自然美元美債會變避險資產

 

所以懶得換匯的話那就定時定額持續買進

匯差自然會縮減

其實我一直有個疑問,想趁這個機會請教一下,純粹出於好奇,沒有任何惡意。

每個月扣台幣去買美股基金.已經透過每個月換匯的方式平均了匯率成本。
但我想請問:

既然目的是要分散和平均匯率成本,為什麼不乾脆在每次扣款前,就先把台幣換成美元,再用美元去定期定額申購美股基金?
這樣未來贖回時,即使台幣突然轉強,只要美元沒有馬上換回台幣,匯損就還算是未實現的。

還是說,透過基金平台直接用台幣扣款,換匯成本或匯率條件其實會比自己先換匯更有利?
如果主要理由只是因為操作上比較省事,那我也會忍不住想多問:既然已經願意花時間研究和討論,為什麼在執行上還是會傾向選擇比較簡單的方式呢?


@醜不拉機

醜不拉機

成就徽章:2023年度MVP成就徽章:2023年度影響王成就徽章:2024年度MVP
名人堂
10樓
2025-06-28 13:26

引用 #9樓 5888888

其實我一直有個疑問,想趁這個機會請教一下,純粹出於好奇,沒有任何惡意。

每個月扣台幣去買美股基金.已經透過每個月換匯的方式平均了匯率成本。
但我想請問:

既然目的是要分散和平均匯率成本,為什麼不乾脆在每次扣款前,就先把台幣換成美元,再用美元去定期定額申購美股基金?
這樣未來贖回時,即使台幣突然轉強,只要美元沒有馬上換回台幣,匯損就還算是未實現的。

還是說,透過基金平台直接用台幣扣款,換匯成本或匯率條件其實會比自己先換匯更有利?
如果主要理由只是因為操作上比較省事,那我也會忍不住想多問:既然已經願意花時間研究和討論,為什麼在執行上還是會傾向選擇比較簡單的方式呢?

我一直想該怎麼回覆你

因為我已經沒有再定時定額美股基金

目前設定抄底王都是台股基金

 

再來我的美股部位都是用ETF購買

當然我知道這樣會有匯損

除非開海外券商

(但又有轉帳手續費跟不小心發生意外遺產稅超級麻煩的問題)

或使用複委託購買(一樣是手續費)

而選擇台灣投信發行的美股ETF最大的原因

我不想只投資台灣,所以要分散

但我也希望我的股票能夠質押讓我在股災來臨時可以借更多的錢逢低買

因此就算有匯差,我還是硬吞了

因為逢低買賺的錢絕對比匯損多更多

而且有時不是匯損,是匯率獲利呢....

 

然後這個匯率今年是比較恐怖

但往常來說並不會那麼激烈變動

我就當這次是突發事件


@5888888

5888888

註冊會員
11樓
2025-06-28 14:42

引用 #10樓 醜不拉機

我一直想該怎麼回覆你

因為我已經沒有再定時定額美股基金

目前設定抄底王都是台股基金

 

再來我的美股部位都是用ETF購買

當然我知道這樣會有匯損

除非開海外券商

(但又有轉帳手續費跟不小心發生意外遺產稅超級麻煩的問題)

或使用複委託購買(一樣是手續費)

而選擇台灣投信發行的美股ETF最大的原因

我不想只投資台灣,所以要分散

但我也希望我的股票能夠質押讓我在股災來臨時可以借更多的錢逢低買

因此就算有匯差,我還是硬吞了

因為逢低買賺的錢絕對比匯損多更多

而且有時不是匯損,是匯率獲利呢....

 

然後這個匯率今年是比較恐怖

但往常來說並不會那麼激烈變動

我就當這次是突發事件

​謝謝 @醜不拉機 大大的詳盡回覆,讓我學到很多。
看完後,我大致明白您的想法了。
說實話,我是容易在小細節上糾結的人,但幾乎沒因此賺到大錢。
或許每個人達成目標的方式不太一樣,我想我就是繞了點遠路慢慢走吧。
再次謝謝您的分享!


@kshs1227

kshs1227

成就徽章:2023年度題材王成就徽章:2024年度題材王
名人堂
12樓
2025-06-28 14:46

588大大的這一問,小弟也剛好有這樣的疑惑。

 

最理想的狀況應該是在美元非常便宜時,我們手上又剛好有一筆台幣,一口氣換成美元,再用這筆錢來購買美元計價的基金。

 

不過現實面上機會是有限的,所以小弟也曾看過有人建議透過「定期換匯」來平均匯差。

 

不過小弟家住偏鄉,除了農會以外沒有其他可靠的金融機構,換匯很難,就沒有實務上的經驗可以分享。

 

倒是小弟覺得貝萊德美元儲備基金這樣的類現金資產還真是不錯,小弟想買美金時也不必特地下山,直接敲進貝美儲就好。

 

小弟另想借題請教各位大大,同樣是用於投資,買進「美金」跟「貨幣市場基金」是否有所差別?


@gamester

gamester

註冊會員
13樓
2025-06-28 15:01

感恩強大也感謝強大,

我覺得從美元貶值到新台幣升值,

我觀察到新台幣升值帶給我的傷害比美元貶值還糟糕,

所以我休2個月後的投資策略及方向也不做更動,

因為新台幣升值導致投什麼幣別的月配基金多不會有太大差別。


@Herman Chen

Herman Chen

天使人
14樓
2025-06-28 16:55

引用 #9樓 5888888

其實我一直有個疑問,想趁這個機會請教一下,純粹出於好奇,沒有任何惡意。

每個月扣台幣去買美股基金.已經透過每個月換匯的方式平均了匯率成本。
但我想請問:

既然目的是要分散和平均匯率成本,為什麼不乾脆在每次扣款前,就先把台幣換成美元,再用美元去定期定額申購美股基金?
這樣未來贖回時,即使台幣突然轉強,只要美元沒有馬上換回台幣,匯損就還算是未實現的。

還是說,透過基金平台直接用台幣扣款,換匯成本或匯率條件其實會比自己先換匯更有利?
如果主要理由只是因為操作上比較省事,那我也會忍不住想多問:既然已經願意花時間研究和討論,為什麼在執行上還是會傾向選擇比較簡單的方式呢?

​588大大您好

 

您的提問很好! 個人爬了許多名人堂大大的文,多位均提到解決匯率問題的終極解法是"用原幣買原幣標的"。個人亦相當認同。

 

這裡可能會有一個問題,就是既然知道正確方法,為何不照著這個方法做呢? 針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只能說,我和強基金認識的太晚了。這還得從我的投資歷程(非學習歷程)說起。

 

起始,個人投資之路,約莫是從2018年使用基富通開始的,彼時尚未接觸強基金,但已經接觸到基金教母蕭老師了。當時的我房貸已繳清,就把每月剩餘所得定期定額投到一些市場熱門標的(如野村優質,安聯收益成長,還有當時網上很推的高股息基金等),幾年下來,手上己累積不少檔波動接受且報酬滿意的台幣計價的基金。

 

直到去年開始接觸強基金,爬過名人堂大大及強友不同流派的文章 (如C大的貝科/貝金融/貝美儲的至專戰法,F大已功成身退的Ultra機器人正2戰法,不醜大/天勝大/i大的台股ETF質押低檔再投入戰法,Mo大已退場的+/-6%再平衡法,及其餘族繁不及備載的強友大大戰法),幾經強友們薰陶後,個人最終決定不壓單邊,而是採取「同時持有基金及台股ETF」的策略,先把已繳清的房貸增貸出來,加上累積下來的基金的錢,然後分成2份,各50:50,一份仍然放在基金,把10幾檔基金濃縮成5檔台美基金,重倉貝科 (那時根本沒有想到匯率的事);另一份贖回後投入00662/00830/00924台股ETF等標的。

 

截至去年年底,基金部分,貝科創新高,曾經達成人生第一個7位數獲利 (現在沒賺那麼多了,不過沒關係,先小賺不虧錢,等待下一個勝率高的點再進場);台股ETF部分,由於在去年8月把手中持股質押再投入00662,也完成部分停利。

 

去年一整年,使用受到強友啟發的戰法,報酬率確實比以往單純定期定額高。匯率什麼的,也貌似和投資績效沒半毛線關係。但是,到了今年,我才親身體會到匯率的恐怖之處,才有了後來發文尋求強友意見的這段故事...

 

拉拉雜雜說了這麼多自己的事,總結一句:"如果早點遇到強基金,我會以美元購買美元標的資產"。

 

最後,祝588大投資順利,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to this matter!!


@SmartFish

SmartFish

天使人
15樓
2025-06-28 17:39

我的想法是,如果預期是台幣貶值趨勢,為避免匯差,將手上的一大筆台幣換成美金再去扣款美元基金,是明智之舉!

 

然而,現在預期台幣升值,甚至可能上看28或27,那現在29去換匯一筆美金,匯損只是隱藏起來看不見,不是不用算吧?

除非這筆美金不拿回來了,否則結果都是一樣的......都是要等台幣再次貶值到30以上贖回,報酬利得才是入袋的實質獲利!

 

就是因為川普四年的關稅戰中,台幣可能要以升值應對,每月領台幣薪資的小資族要買美股就以定期定額扣款應對囉!

 

今年5月1日和6月4日基金教母蕭碧燕老師都有針對台幣購買美元基金匯損疑慮的答覆~~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B2N6vQ31g/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AYVruPyq4/

 

 


@天天勝利

天天勝利

天使人
16樓
2025-06-28 18:29

簡單舉例

台幣匯率30元買入美元計價商品

低於台幣30元賣出美元計價商品=匯損虧錢

高於台幣30元賣出美元計價商品=賺到匯差

 

股票跟基金買低賣高,原理大家都知道,為什麽還有這麼多人虧錢?要在匯率上賺到比股票基金更難。

 

標的報酬大於匯損,還需要擔心匯率?

擔心匯率你就買台幣計價就好.....


@SmartFish

SmartFish

天使人
17樓
2025-06-28 19:39

引用 #16樓 天天勝利

簡單舉例

台幣匯率30元買入美元計價商品

低於台幣30元賣出美元計價商品=匯損虧錢

高於台幣30元賣出美元計價商品=賺到匯差

 

股票跟基金買低賣高,原理大家都知道,為什麽還有這麼多人虧錢?要在匯率上賺到比股票基金更難。

 

標的報酬大於匯損,還需要擔心匯率?

擔心匯率你就買台幣計價就好.....

幾個月前因為擔心匯率趨勢反轉,就嘗試去買了兩支"台幣計價"的"美股基金"。

沒多久就發現台幣計價的淨值被匯率吃掉超過10%以上,即使定期定額扣款也救不回來!

同期報酬率和直接用台幣扣款美元計價的基金(例如貝世科) 相比實在差別太大。

 

只好承認自己做了一次很蠢的試錯,決定等本月底配息入袋後全部贖回。

以後台幣計價只買台股標的,例如0050連結基金;以美股為標的的基金只買美元計價囉!

 


@朱億文

朱億文

註冊會員
18樓
2025-06-28 21:58

大大的匯率觀念,是不是有點問題啊?

 

如果選的是穩基金標的,為何要去管匯率波動呢?4-8年一次匯兌輪迴升貶,大大偏偏砍在匯率阿呆谷,近9%匯損耶,現在應該要不等美元匯率升回來,要不強勢台幣下去加碼。

 

大大贖回這操作,怎麼看都跟追高殺低沒區別啊!😱

 

現在美元貶值,很多人是強勢台幣,去加碼美元商品,就像小的打算28-27匯兌,準備囤美元一樣道理,(目標價還沒到,但美元貶值趨勢一旦形成,28以下早晚,不然美國要出現債務危機了。)

 

雖然小的也是買美元計價商品用美元戶頭,台幣計價台幣戶頭,可是,大大為何要做贖回操作啊,標的不好嗎,那一開始為何要下場?大大投資不是真只為了匯兌吧?

 

話說,這次台幣升值,其實許多人認為是關稅協定一環,亞洲默認必須讓利美國10%左右匯兌,當成關稅基底吧,就是各國貨幣匯兌美元,可能都會續升至10%以上,前幾天央行才弱弱說會干預,但其實就是默認而已,否則90天協商很難談判。

 

也可以說,又是一個人造美元貶值趨勢,美國還債就可以便宜還,打著關稅幌子,讓全球來攤平美國債務啦。。。台灣持有美債。。。全球第11名。。。😑

 

所以,美債快賣不出去,信用都出現問題了。。。下一步,就是FED偷偷放水,有投資友說,已經用他們的工具在放了,之後若經濟數據爛,再降息,印鈔買債,輪迴啊!


@5888888

5888888

註冊會員
19樓
2025-06-28 22:42

引用 #14樓 Herman Chen

​588大大您好

 

您的提問很好! 個人爬了許多名人堂大大的文,多位均提到解決匯率問題的終極解法是"用原幣買原幣標的"。個人亦相當認同。

 

這裡可能會有一個問題,就是既然知道正確方法,為何不照著這個方法做呢? 針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只能說,我和強基金認識的太晚了。這還得從我的投資歷程(非學習歷程)說起。

 

起始,個人投資之路,約莫是從2018年使用基富通開始的,彼時尚未接觸強基金,但已經接觸到基金教母蕭老師了。當時的我房貸已繳清,就把每月剩餘所得定期定額投到一些市場熱門標的(如野村優質,安聯收益成長,還有當時網上很推的高股息基金等),幾年下來,手上己累積不少檔波動接受且報酬滿意的台幣計價的基金。

 

直到去年接觸強基金,爬過名人堂大大及強友不同流派的文章 (如C大的貝科/貝金融/貝美儲的至專戰法,F大已功成身退的Ultra機器人正2戰法,不醜大/天勝大/i大的台股ETF質押低檔再投入戰法,Mo大已退場的+/-6%再平衡法,及其餘族繁不及備載的強友大大戰法),幾經強友們薰陶後,個人套終決定不壓單邊,而是採取"同時持有基金及台股ETF"的策略,把累積下來的基金的錢分成2份,各50:50,一份仍然放在基金,把10幾檔基金濃縮成5檔台美基金,重倉貝科 (那時根本沒有想到匯率的事);另一份贖回後投入00662/00830/00924台股ETF等標的。

 

截至去年年底,基金部分,貝科創新高,曾經達成人生第一個7位數獲利(現在沒賺那麼多了,不過沒關係,先小賺不虧,等待下一個勝率高的點再進場);台股ETF部分,由於在去年8月質押再投入00662,也完成部分停利。

 

去年一整年,使用受到強友啟發的戰法,報酬率確實比以往單純定期定額高。匯率什麼的,也貌似和投資績效沒半毛線關係。但是,到了今年,我才親身體會到匯率的恐怖之處,才有了後來發文尋求強友意見的這段故事...

 

拉拉雜雜說了這麼多自己的事,總結一句:"如果早點遇到強基金,我會以美元購買美元標的資產"。

 

最後,祝588大投資順利,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to this matter!!

謝謝 @Herman Chen 大大願意拉拉雜雜分享這麼多,也希望您別介意,讓我也跟您聊一下自己的經驗。

一開始要投資美股基金時,我也很猶豫到底要用台幣買,還是先換成美金再買。
後來我問了堂姊夫,他很直接跟我說:
「就用台幣換美金買,這樣每個月配息領到的美金,如果匯率好想換就換,不好又不缺錢就繼續放著。」

所以從2022年開始,我就分批先換美金,再去買高盛投資級公司債基金。
沒想到美國升息,基金一路狂跌,跌了以後我又想攤平,就繼續一邊換美金一邊加碼,結果就這樣卡了一堆美金在裡面。

不過印象中,當初換的匯率都沒有超過33元。
到今年4月,我看到匯率真的到33了,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跌回4.1–4.2附近,
簡單算了一下,如果贖回,大概能賺到比台幣定存多一點的利息,再把美金換回台幣,還能多賺到一點匯差。

所以我想了一下,就很乾脆把它全部贖回,只留一些美金,打算後續申購用,其他大部分都換回台幣。
對我來說,這樣的流程感覺多了一點彈性和選擇權。

而且我的基金扣款帳戶是中國信託,用中信的APP操作換匯很方便,
很多7-11門市也都有中信ATM可以存提款,對我來說換匯其實並沒有很麻煩。
所以我才會一直好奇,大家用台幣直接買美元基金,是否有其他考量呢?

再次謝謝您的分享,也祝Herman Chen 大大投資順利!


@SmartFish

SmartFish

天使人
20樓
2025-06-29 00:45

引用 #18樓 朱億文

大大的匯率觀念,是不是有點問題啊?

 

如果選的是穩基金標的,為何要去管匯率波動呢?4-8年一次匯兌輪迴升貶,大大偏偏砍在匯率阿呆谷,近9%匯損耶,現在應該要不等美元匯率升回來,要不強勢台幣下去加碼。

 

大大贖回這操作,怎麼看都跟追高殺低沒區別啊!😱

 

現在美元貶值,很多人是強勢台幣,去加碼美元商品,就像小的打算28-27匯兌,準備囤美元一樣道理,(目標價還沒到,但美元貶值趨勢一旦形成,28以下早晚,不然美國要出現債務危機了。)

 

雖然小的也是買美元計價商品用美元戶頭,台幣計價台幣戶頭,可是,大大為何要做贖回操作啊,標的不好嗎,那一開始為何要下場?大大投資不是真只為了匯兌吧?

 

話說,這次台幣升值,其實許多人認為是關稅協定一環,亞洲默認必須讓利美國10%左右匯兌,當成關稅基底吧,就是各國貨幣匯兌美元,可能都會續升至10%以上,前幾天央行才弱弱說會干預,但其實就是默認而已,否則90天協商很難談判。

 

也可以說,又是一個人造美元貶值趨勢,美國還債就可以便宜還,打著關稅幌子,讓全球來攤平美國債務啦。。。台灣持有美債。。。全球第11名。。。😑

 

所以,美債快賣不出去,信用都出現問題了。。。下一步,就是FED偷偷放水,有投資友說,已經用他們的工具在放了,之後若經濟數據爛,再降息,印鈔買債,輪迴啊!

謝謝朱大忠告! 基金標的是對的,但幣別選擇是錯的。我能夠容許自己嘗試錯誤,但必須從錯誤中有所學習,期許不能再重蹈覆轍!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相信股市的學習也是!

 

在忍無可忍之前,我其實嘗試比照貝萊德家做轉換,但是發現,一來不同幣別的轉換一樣要先贖回;二來即使同樣幣別轉換,時間不僅長達一週以上,更糟的竟不是用當日淨值去相互換算。這些遊戲規則都和我熟悉的貝萊德家大不相同,更心生怨懟!

 

所以,既然不愛了,就趁早說再見!免得耽誤自己向前邁進的腳步!七月美股似將再創高,而台幣持續走升,台股風雨飄搖!那就收回一些現金,留待下一次好機會再進場吧!


@Kkk1

Kkk1

成就徽章:2022年度回文王成就徽章:2023年度回文王成就徽章:2024年度回文王
天使人
21樓
2025-06-29 04:06

引用 #18樓 朱億文

大大的匯率觀念,是不是有點問題啊?

 

如果選的是穩基金標的,為何要去管匯率波動呢?4-8年一次匯兌輪迴升貶,大大偏偏砍在匯率阿呆谷,近9%匯損耶,現在應該要不等美元匯率升回來,要不強勢台幣下去加碼。

 

大大贖回這操作,怎麼看都跟追高殺低沒區別啊!😱

 

現在美元貶值,很多人是強勢台幣,去加碼美元商品,就像小的打算28-27匯兌,準備囤美元一樣道理,(目標價還沒到,但美元貶值趨勢一旦形成,28以下早晚,不然美國要出現債務危機了。)

 

雖然小的也是買美元計價商品用美元戶頭,台幣計價台幣戶頭,可是,大大為何要做贖回操作啊,標的不好嗎,那一開始為何要下場?大大投資不是真只為了匯兌吧?

 

話說,這次台幣升值,其實許多人認為是關稅協定一環,亞洲默認必須讓利美國10%左右匯兌,當成關稅基底吧,就是各國貨幣匯兌美元,可能都會續升至10%以上,前幾天央行才弱弱說會干預,但其實就是默認而已,否則90天協商很難談判。

 

也可以說,又是一個人造美元貶值趨勢,美國還債就可以便宜還,打著關稅幌子,讓全球來攤平美國債務啦。。。台灣持有美債。。。全球第11名。。。😑

 

所以,美債快賣不出去,信用都出現問題了。。。下一步,就是FED偷偷放水,有投資友說,已經用他們的工具在放了,之後若經濟數據爛,再降息,印鈔買債,輪迴啊!

​朱大說太好!

現在用台幣買美元計價的基金、剛好可以累積多的單位數不是最好嗎?


@Herman Chen

Herman Chen

天使人
22樓
2025-06-29 09:20

引用 #19樓 5888888

謝謝 @Herman Chen 大大願意拉拉雜雜分享這麼多,也希望您別介意,讓我也跟您聊一下自己的經驗。

一開始要投資美股基金時,我也很猶豫到底要用台幣買,還是先換成美金再買。
後來我問了堂姊夫,他很直接跟我說:
「就用台幣換美金買,這樣每個月配息領到的美金,如果匯率好想換就換,不好又不缺錢就繼續放著。」

所以從2022年開始,我就分批先換美金,再去買高盛投資級公司債基金。
沒想到美國升息,基金一路狂跌,跌了以後我又想攤平,就繼續一邊換美金一邊加碼,結果就這樣卡了一堆美金在裡面。

不過印象中,當初換的匯率都沒有超過33元。
到今年4月,我看到匯率真的到33了,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跌回4.1–4.2附近,
簡單算了一下,如果贖回,大概能賺到比台幣定存多一點的利息,再把美金換回台幣,還能多賺到一點匯差。

所以我想了一下,就很乾脆把它全部贖回,只留一些美金,打算後續申購用,其他大部分都換回台幣。
對我來說,這樣的流程感覺多了一點彈性和選擇權。

而且我的基金扣款帳戶是中國信託,用中信的APP操作換匯很方便,
很多7-11門市也都有中信ATM可以存提款,對我來說換匯其實並沒有很麻煩。
所以我才會一直好奇,大家用台幣直接買美元基金,是否有其他考量呢?

再次謝謝您的分享,也祝Herman Chen 大大投資順利!

​感謝588大的回應。現在各大銀行推出的網路銀行,換匯確實非常方便,動動手指,1分鐘內就可換匯完成 (對比2018年,那時換匯還要親自到銀行櫃台去換,現在真的方便很多)。以後在建倉新標的時,會把「以原幣買原幣標的」這件事放在心上,以避免換回台幣所可能造成的直接匯損,保留原幣停泊的彈性。


@moboo6611

moboo6611

成就徽章:2023年度影響王成就徽章:2024年度MVP
名人堂
23樓
2025-06-29 11:00

其實

換美元買美元資產,

也無法避開匯差,

除非以後會用這美元生活花美元,

不換回台幣,

只要以後會換回台幣,

用美元或台幣買美元資產都一樣。


@Kkk1

Kkk1

成就徽章:2022年度回文王成就徽章:2023年度回文王成就徽章:2024年度回文王
天使人
24樓
2025-06-29 11:14

引用 #23樓 moboo6611

其實

換美元買美元資產,

也無法避開匯差,

除非以後會用這美元生活花美元,

不換回台幣,

只要以後會換回台幣,

用美元或台幣買美元資產都一樣。

     M大一語突破盲腸--只是用美元買美元資產

 

     將來如C大前輩,可以挑換回台幣之時點(?)

     但如有有急用--還不是一樣😂


@moboo6611

moboo6611

成就徽章:2023年度影響王成就徽章:2024年度MVP
名人堂
25樓
2025-06-29 16:57

引用 #24樓 Kkk1

     M大一語突破盲腸--只是用美元買美元資產

 

     將來如C大前輩,可以挑換回台幣之時點(?)

     但如有有急用--還不是一樣😂

​......

台幣買美元資產,以台幣計價

=看到股價+匯率波動

 

美元買美元資產,以美金計價

=看到股價波動

.....

兩種方式只有波動不同。


@hmchangj

hmchangj

天使人
26樓
2025-06-30 08:15

個人之前有在人陸工作過,所以除了美金,人民幣也是遇到匯損的問題,另一方面台幣又單壓長期美債etf。非台幣的資產占個人的總比例過多及海外券商家人完全不會操作,在前陣子那波台幣大升時把美金都換成台幣並賣出了一半長期美債etf。人民幣有限制每年領回的金額,以前使用單筆投入買中國銀行的理財(當地債券>80%),最近就單筆買債券型基金和智能定投少數的中國股票基金和sp500。不知有沒有強友有使用人民幣在操作中國基金,可以分享一下。希望加入強基金天使人,獲取較好的投資觀念,走在正確的投資路上。


@天天勝利

天天勝利

天使人
27樓
2025-06-30 08:53

引用 #17樓 SmartFish

幾個月前因為擔心匯率趨勢反轉,就嘗試去買了兩支"台幣計價"的"美股基金"。

沒多久就發現台幣計價的淨值被匯率吃掉超過10%以上,即使定期定額扣款也救不回來!

同期報酬率和直接用台幣扣款美元計價的基金(例如貝世科) 相比實在差別太大。

 

只好承認自己做了一次很蠢的試錯,決定等本月底配息入袋後全部贖回。

以後台幣計價只買台股標的,例如0050連結基金;以美股為標的的基金只買美元計價囉!

附加圖片

 

 

附加圖片

 

以後台幣計價只買台股標的,例如0050連結基金;以美股為標的的基金只買美元計價囉!

引用~

 

 

匯率觀念有誤解......如果你的資產或常用幣別是台幣的話

只要用台幣買非台幣計價的商品如美元、歐元、日圓就會有匯率問題

當下交易行為透過台幣對外幣的匯率,來決定可以換多少外幣資產。


@8d8d

8d8d

成就徽章:2023年度影響王成就徽章:2024年度題材王
名人堂
28樓
2025-06-30 10:16

引用 #26樓 hmchangj

個人之前有在人陸工作過,所以除了美金,人民幣也是遇到匯損的問題,另一方面台幣又單壓長期美債etf。非台幣的資產占個人的總比例過多及海外券商家人完全不會操作,在前陣子那波台幣大升時把美金都換成台幣並賣出了一半長期美債etf。人民幣有限制每年領回的金額,以前使用單筆投入買中國銀行的理財(當地債券>80%),最近就單筆買債券型基金和智能定投少數的中國股票基金和sp500。不知有沒有強友有使用人民幣在操作中國基金,可以分享一下。希望加入強基金天使人,獲取較好的投資觀念,走在正確的投資路上。

@hmchangj 請把人民幣全部換成美元,全買科技基金,至少放五年。相信報酬率會讓你忘了之前的人民幣匯損。

 

別忘了 @chicky 名言:#在錯誤的道路上奔跑,永遠到不了終點


@Kkk1

Kkk1

成就徽章:2022年度回文王成就徽章:2023年度回文王成就徽章:2024年度回文王
天使人
29樓
2025-06-30 10:26

引用 #27樓 天天勝利

以後台幣計價只買台股標的,例如0050連結基金;以美股為標的的基金只買美元計價囉!

引用~

 

 

匯率觀念有誤解......如果你的資產或常用幣別是台幣的話

只要用台幣買非台幣計價的商品如美元、歐元、日圓就會有匯率問題

當下交易行為透過台幣對外幣的匯率,來決定可以換多少外幣資產。

     天大正解--所以蕭老師才會說--現在用台幣買美元計價之基金--

                      不就是甜甜價--累積最多之單位

 

     當然如8D大所言--以此時之強勢貨幣(相對於美元)換美元計價之基金或

     其他資產

 

    --只要是一路向上之標的--過段時間--都會勝過匯損

 

     重點還是在報酬率--每個人都想股匯雙賺---但大概只有上帝才做的到--

     那就回至初心---投資之本來目的---忘記匯損之事

 

   投資最好之時間永遠是現在--在場邊加油不下場

   是賺不到錢


@baonamy

baonamy

名人堂
30樓
2025-06-30 10:43

引用 #12樓 kshs1227

588大大的這一問,小弟也剛好有這樣的疑惑。

 

最理想的狀況應該是在美元非常便宜時,我們手上又剛好有一筆台幣,一口氣換成美元,再用這筆錢來購買美元計價的基金。

 

不過現實面上機會是有限的,所以小弟也曾看過有人建議透過「定期換匯」來平均匯差。

 

不過小弟家住偏鄉,除了農會以外沒有其他可靠的金融機構,換匯很難,就沒有實務上的經驗可以分享。

 

倒是小弟覺得貝萊德美元儲備基金這樣的類現金資產還真是不錯,小弟想買美金時也不必特地下山,直接敲進貝美儲就好。

 

小弟另想借題請教各位大大,同樣是用於投資,買進「美金」跟「貨幣市場基金」是否有所差別?

小弟另想借題請教各位大大,同樣是用於投資,買進「美金」跟「貨幣市場基金」是否有所差別?
 
「買進美金(現金)」、「買進美元貨幣市場基金」兩者雖同為投資美元計價基金的起點,但本質上有以下幾個重要差別
1. 性質不同
買進美金本質上是美元現金
 
買進美元貨幣市場基金
本質外幣現金/存款 投資標的(如短期債券、定存、商業本票)。
 
2. 報酬差異
美金(現金):目前台銀活期存款利率只有0.8%,數位帳戶2.5%,(除非放在美元高利定存才有較高的利率,我目前是存4.55%)。
 
美元貨幣市場基金:會依市場利率給付收益(目前約 4%~5% 年報酬率)。
 
如果你的美金只是放在外幣活存,則遠不如放在貨幣市場基金有較高收益。
 
3. 流動性與靈活性
美金現金流動性高,隨時可換台幣,貨幣市場基需先贖回來約5日後方可換回台幣。
 
4. 成本
利用網銀換匯美元,通常有依牌價減碼3分~3.5分的優惠,以台幣買美元貨幣基金通常以牌價換匯。
因此比較建議先用網銀換匯美元,再用美元買貨幣基金。
 
總結:
暫時停泊資金、等待投資基金的機會,以美元貨幣市場基金有較佳的利息回報。
只是短暫兌匯、即將用錢 ,以美金現金靈活性更高。
長期投資前的資金準備,以貨幣市場基金是較佳選擇。
 
 

@5888888

5888888

註冊會員
31樓
2025-06-30 12:02

引用 #29樓 Kkk1

     天大正解--所以蕭老師才會說--現在用台幣買美元計價之基金--

                      不就是甜甜價--累積最多之單位

 

     當然如8D大所言--以此時之強勢貨幣(相對於美元)換美元計價之基金或

     其他資產

 

    --只要是一路向上之標的--過段時間--都會勝過匯損

 

     重點還是在報酬率--每個人都想股匯雙賺---但大概只有上帝才做的到--

     那就回至初心---投資之本來目的---忘記匯損之事

 

   投資最好之時間永遠是現在--在場邊加油不下場

   是賺不到錢

我剛剛自己查了一下,目前是2025年6月30日上午11點42分,中國信託台幣換美元的匯率是29.226。

想請教一下,如果我今天拿台幣2,923元先換成100美元,再用這100美元在基富通申購貝萊德世界科技基金A2(美元計價),這樣的做法,算不算也是一種「甜甜價」呢?

我是真的真心想搞懂,完全沒有要找麻煩的意思,也謝謝大家願意回覆我的問題。


@kshs1227

kshs1227

成就徽章:2023年度題材王成就徽章:2024年度題材王
名人堂
32樓
2025-06-30 12:28
總結:
暫時停泊資金、等待投資基金的機會,以美元貨幣市場基金有較佳的利息回報。
只是短暫兌匯、即將用錢 ,以美金現金靈活性更高。
長期投資前的資金準備,以貨幣市場基金是較佳選擇。
B大~~感謝您詳細解答!

@baonamy

baonamy

名人堂
33樓
2025-06-30 13:04

引用 #31樓 5888888

我剛剛自己查了一下,目前是2025年6月30日上午11點42分,中國信託台幣換美元的匯率是29.226。

想請教一下,如果我今天拿台幣2,923元先換成100美元,再用這100美元在基富通申購貝萊德世界科技基金A2(美元計價),這樣的做法,算不算也是一種「甜甜價」呢?

我是真的真心想搞懂,完全沒有要找麻煩的意思,也謝謝大家願意回覆我的問題。

​是不是甜甜價是比較來的。

意思是幾個月前兌換1美元約需33元新台幣,台幣升值到目前的29.x元兌1美元,相對於幾個月前33元來比較,當然算得上是甜甜價了!
如果未來台幣升值到28元兌1美元,那更是甜甜價。


@天天勝利

天天勝利

天使人
34樓
2025-06-30 13:51

引用 #31樓 5888888

我剛剛自己查了一下,目前是2025年6月30日上午11點42分,中國信託台幣換美元的匯率是29.226。

想請教一下,如果我今天拿台幣2,923元先換成100美元,再用這100美元在基富通申購貝萊德世界科技基金A2(美元計價),這樣的做法,算不算也是一種「甜甜價」呢?

我是真的真心想搞懂,完全沒有要找麻煩的意思,也謝謝大家願意回覆我的問題。

分成2個層面來說

 

短期投資角度

 

匯率面:現在29元,相比4月的33元好甜好甜

 

標的面:貝萊世界科技基金A2已創歷史新高~相比4月股災低點不甜不甜

 

 

長期投資角度

 

匯率面:台幣換美元2022年還出現過27元,現在29元感覺就不甜了.....

 

標的面:現在的高點不過是未來的起漲點,趁早投資選對標的任何價位都好甜

 

 

到底甜不甜端看個人投資週期而定


@5888888

5888888

註冊會員
35樓
2025-06-30 15:10

引用 #34樓 天天勝利

分成2個層面來說

 

短期投資角度

 

匯率面:現在29元,相比4月的33元好甜好甜

 

標的面:貝萊世界科技基金A2已創歷史新高~相比4月股災低點不甜不甜

 

 

長期投資角度

 

匯率面:台幣換美元2022年還出現過27元,現在29元感覺就不甜了.....

 

標的面:現在的高點不過是未來的起漲點,趁早投資選對標的任何價位都好甜

 

 

到底甜不甜端看個人投資週期而定

套用 @moboo6611 大大之前提到的觀點:

台幣買美元資產,以台幣計價 = 同時看到股價 + 匯率波動
美元買美元資產,以美元計價 = 只看到股價波動

所以我在想,為了不要一直被匯率這件事牽動心情,
如果先用台幣換好美元,再用美元去買美元計價的基金,
是不是就能比較專注在資產本身的表現,只看股價波動,操作起來也比較單純?

畢竟用台幣買美元計價的基金,雖然在台幣升值的時候可以累積比較多的單位數,
但資產的實際價值本來就不是只靠單位數決定。
匯率風險很難避免,也沒有能力當換匯高手,
再加上心態和判斷上沒辦法像各位大神或基金教母那麼厲害,
「美元買美元資產,以美元計價 = 只看到股價波動」,對我來說還是比較單純的做法。
(坦白說,光看你寫的匯率29、33、27…我腦袋就又打結了,但你寫的「貝萊世界科技基金A2已創歷史新高,相比4月股災低點不甜不甜」這部分我就有懂。)

以上只是我的一點想法,也非常謝謝 @天天勝利 大大的耐心回答。


@朱億文

朱億文

註冊會員
37樓
2025-07-01 00:26

平時為了不燒腦計算,小的習慣美元/台幣戶頭分開,買美元計價商品用美元,台幣商品用台幣。

 

反正長期投資近年都不可能把美元換回台幣,就算急用,還有緊急備用金撐著,4-8年一次匯率升貶,感覺升貶波動變快,這次還不到3年,4四月股災,小的把美元囤貨幾乎耗盡。

 

今年剛好快到囤貨目標價,小的是28-27一定會囤貨,不過每次囤貨前後,幾乎會出現一個股災😅,對應美國經濟數據又變爛,GDP第一季 -0.5,負值,還是修正後擴大,這不用等看兩季了吧~

 

這讓我想起上次記者會,記者問到非農和降息那件事,鮑爾意思是不能當決定因素,因為經濟數據是“可以更改”的~他自己說可以更改。。。😑

 

負值你鮑爾怎麼修改,還是負值!😡小的覺得,再囤些現金,準備準備。


@Kkk1

Kkk1

成就徽章:2022年度回文王成就徽章:2023年度回文王成就徽章:2024年度回文王
天使人
38樓
2025-07-01 07:31

引用 #30樓 baonamy

小弟另想借題請教各位大大,同樣是用於投資,買進「美金」跟「貨幣市場基金」是否有所差別?
 
「買進美金(現金)」、「買進美元貨幣市場基金」兩者雖同為投資美元計價基金的起點,但本質上有以下幾個重要差別
1. 性質不同
買進美金本質上是美元現金
 
買進美元貨幣市場基金
本質外幣現金/存款 投資標的(如短期債券、定存、商業本票)。
 
2. 報酬差異
美金(現金):目前台銀活期存款利率只有0.8%,數位帳戶2.5%,(除非放在美元高利定存才有較高的利率,我目前是存4.55%)。
 
美元貨幣市場基金:會依市場利率給付收益(目前約 4%~5% 年報酬率)。
 
如果你的美金只是放在外幣活存,則遠不如放在貨幣市場基金有較高收益。
 
3. 流動性與靈活性
美金現金流動性高,隨時可換台幣,貨幣市場基需先贖回來約5日後方可換回台幣。
 
4. 成本
利用網銀換匯美元,通常有依牌價減碼3分~3.5分的優惠,以台幣買美元貨幣基金通常以牌價換匯。
因此比較建議先用網銀換匯美元,再用美元買貨幣基金。
 
總結:
暫時停泊資金、等待投資基金的機會,以美元貨幣市場基金有較佳的利息回報。
只是短暫兌匯、即將用錢 ,以美金現金靈活性更高。
長期投資前的資金準備,以貨幣市場基金是較佳選擇。
 
 

​     前輩好文,小弟試借花獻佛---好像GOOLE比較喜歡搜索到表格與圖表--增加流量---

 

「買進美金(現金)」、「買進美元貨幣市場基金」兩者雖同為投資美元計價基金的起點

,但本質上有以下幾個重要差別

 

  1. 性質(標的)不同 2. 報酬差異 3. 流動性與靈活性 4. 成本 總結
買進美金(現金) 買進美金本質上是美元現金 美金(現金):目前台銀活期存款利率只有0.8%,數位帳戶2.5%,(除非放在美元高利定存才有較高的利率,我目前是存4.55%)。 美金現金流動性高,隨時可換台幣 利用網銀換匯美元,通常有依牌價減碼3分~3.5分的優惠 只是短暫兌匯、即將用錢 ,以美金現金靈活性更高。
買進美元貨幣市場基金
買進美元貨幣市場基金
本質外幣現金/存款 投資標的(如短期債券、定存、商業本票)。
美元貨幣市場基金:會依市場利率給付收益(目前約 4%~5% 年報酬率)。
如果你的美金只是放在外幣活存,則遠不如放在貨幣市場基金有較高收益。
貨幣市場基需先贖回來約5日後方可換回台幣
以台幣買美元貨幣基金通常以牌價換匯。
因此比較建議先用網銀換匯美元,用美元買貨幣基金。

暫時停泊資金、等待投資基金的機會,以美元貨幣市場基金有較佳的利息回報。

長期投資前的資金準備,以貨幣市場基金是較佳選擇。


@Kkk1

Kkk1

成就徽章:2022年度回文王成就徽章:2023年度回文王成就徽章:2024年度回文王
天使人
39樓
2025-07-01 08:07

引用 #37樓 朱億文

平時為了不燒腦計算,小的習慣美元/台幣戶頭分開,買美元計價商品用美元,台幣商品用台幣。

 

反正長期投資近年都不可能把美元換回台幣,就算急用,還有緊急備用金撐著,4-8年一次匯率升貶,感覺升貶波動變快,這次還不到3年,4四月股災,小的把美元囤貨幾乎耗盡。

 

今年剛好快到囤貨目標價,小的是28-27一定會囤貨,不過每次囤貨前後,幾乎會出現一個股災😅,對應美國經濟數據又變爛,GDP第一季 -0.5,負值,還是修正後擴大,這不用等看兩季了吧~

 

這讓我想起上次記者會,記者問到非農和降息那件事,鮑爾意思是不能當決定因素,因為經濟數據是“可以更改”的~他自己說可以更改。。。😑

 

負值你鮑爾怎麼修改,還是負值!😡小的覺得,再囤些現金,準備準備。

    朱大好文,啟發小弟

今年剛好快到囤貨目標價,小的是28-27一定會囤貨,不過每次囤貨前後,幾乎會出現一個股災

,對應美國經濟數據又變爛,GDP第一季 -0.5,負值,還是修正後擴大,這不用等看兩季了吧~

 

1990  匯率  27.23   1990 年證交稅實施

 

 

1995 匯率  25.4   1995 年中共試射飛彈 

 

2020匯率  27.84   2020 年 Covid - 19 疫情

 

2025   ? 

 

 

實質GDPVS美元指數VS股市

很有趣--GDP下降--強勢美元無法維持--股市大修正

 

 

 

@朱億文,是這個意思?


@5888888

5888888

註冊會員
40樓
2025-07-01 08:25

引用 #33樓 baonamy

​是不是甜甜價是比較來的。

意思是幾個月前兌換1美元約需33元新台幣,台幣升值到目前的29.x元兌1美元,相對於幾個月前33元來比較,當然算得上是甜甜價了!
如果未來台幣升值到28元兌1美元,那更是甜甜價。

昨天居然漏看偶像@baonamy 大大的回覆,還好今天複習時補看到了。

其實我會對「是不是甜甜價」有疑問,主要是因為之前有買009800 中信NASDAQ 100,因為進場比較早,4月大跌時資金有限也沒加碼,結果現在NASDAQ創高,但因為匯差,部位還是虧損。

這陣子我一直在想,到底要不要因為它跌10%就紀律加碼,還是等NASDAQ回檔後再加碼?看了@醜不拉機、@moboo6611、@天天勝利 大大的留言後,昨天很乾脆先把009800停損賣掉了。

不是因為不看好NASDAQ,而是資金有限、能力有限,真的沒辦法像各位大神一樣心態那麼穩,也沒辦法同時考慮價差和匯差,做出那麼好的判斷。

之後打算先專心投入富達美元現金基金和貝萊德世界科技基金就好。

謝謝@baonamy 大大的耐心回覆,也謝謝大家提供很多思考角度。


@tedmavis

tedmavis

天使人
41樓
2025-07-01 09:08

引用 #37樓 朱億文

平時為了不燒腦計算,小的習慣美元/台幣戶頭分開,買美元計價商品用美元,台幣商品用台幣。

 

反正長期投資近年都不可能把美元換回台幣,就算急用,還有緊急備用金撐著,4-8年一次匯率升貶,感覺升貶波動變快,這次還不到3年,4四月股災,小的把美元囤貨幾乎耗盡。

 

今年剛好快到囤貨目標價,小的是28-27一定會囤貨,不過每次囤貨前後,幾乎會出現一個股災😅,對應美國經濟數據又變爛,GDP第一季 -0.5,負值,還是修正後擴大,這不用等看兩季了吧~

 

這讓我想起上次記者會,記者問到非農和降息那件事,鮑爾意思是不能當決定因素,因為經濟數據是“可以更改”的~他自己說可以更改。。。😑

 

負值你鮑爾怎麼修改,還是負值!😡小的覺得,再囤些現金,準備準備。

請問那囤美金時您是用定存嗎??目前也考慮要採用您的策略但會被銀行推薦的定存利率方案吸引~~卻又擔心再幾個月就需要用到時,會被定存約束><


@朱億文

朱億文

註冊會員
42樓
2025-07-01 13:09

引用 #41樓 tedmavis

請問那囤美金時您是用定存嗎??目前也考慮要採用您的策略但會被銀行推薦的定存利率方案吸引~~卻又擔心再幾個月就需要用到時,會被定存約束><

之前囤美元後,若沒用上,會辦四年外幣儲蓄保單,每年投1000美元,參考利率3%,實際利率小的算起來才2.7%,換匯後四年間通常會出現一個股災,到期解約時間三個交易日,現在不用等5-7天了。

 

這個股災很難講真會出現,但美元走貶到28-27,通常是經濟開始下行,大多投資友有閒錢台幣,必擠出來換匯囤美元,誰知下一次甜甜價匯差的機會是幾年後,所以通常囤美元,其實是為下一個股災準備。

 

四月股災和投資友們猜測,預期會跌第四波(基金自高點跌掉 -40% ),小的小金庫只夠三波加碼,就把外幣保單解約準備第四波,結果今年的股災只跌三波沒用上。。。😅小的拿去買平衡型基金賺收益了。。。

 

不過,小的還有三筆不同年存的美元儲蓄保單,其實都到期,隨時可解約加碼😆,沒錯,小的喜歡囤美元❤️❤️❤️,這幾年竟然兩年就一次甜甜價,而且現在保單解約到入帳,三天真的蠻快的。

 

許多投資友是把錢換完停泊在收益型基金,也有些是停泊貨幣基金吧(這塊我沒研究過),但是要注意基金贖回的時間差,有時候想買標的,結果在等贖回7天時間,就很。。。大家都懂的。。。

 

另外買外幣商品一樣,先換完甜甜價美元,再去買商品,別又搞台幣買外幣商品,結果要解約,還得換算匯損划不划得來,太燒腦啦,任何外幣也當成是一種商品,便宜打折時就要先進貨啊!


@Kkk1

Kkk1

成就徽章:2022年度回文王成就徽章:2023年度回文王成就徽章:2024年度回文王
天使人
43樓
2025-07-01 14:13

 

之前囤美元後,若沒用上,會辦四年外幣儲蓄保單,每年投1000美元,參考利率3%,實際利率小的算起來才2.7%,

換匯後四年間通常會出現一個股災,到期解約時間三個交易日,現在不用等5-7天了。

 

這個股災很難講真會出現,但美元走貶到28-27,通常是經濟開始下行,大多投資友有閒錢台幣

,必擠出來換匯囤美元,誰知下一次甜甜價匯差的機會是幾年後,

所以通常囤美元,其實是為下一個股災準備。

 

-----------------------------------------------

在等朱大回應

1. 美國GDP年增率與美元指數呈正向關係,GDP年增率增加時,美元指數呈上升走勢,

走勢於兩者交叉時反轉,當GDP年增率開始不上揚轉而反轉往下時,美元指數隨後反轉

呈現下降走勢,反之亦然。

 2. 加入美國GDP-消費年增率數據後,發現美國GDP年增率與GDP-消費年增率走勢一致,

顯示美國GDP成長率與消費活動程度高度相關。

 

 

內文圖片


@5888888

5888888

註冊會員
44樓
2025-07-01 16:16

引用 #43樓 Kkk1

 

之前囤美元後,若沒用上,會辦四年外幣儲蓄保單,每年投1000美元,參考利率3%,實際利率小的算起來才2.7%,

換匯後四年間通常會出現一個股災,到期解約時間三個交易日,現在不用等5-7天了。

 

這個股災很難講真會出現,但美元走貶到28-27,通常是經濟開始下行,大多投資友有閒錢台幣

,必擠出來換匯囤美元,誰知下一次甜甜價匯差的機會是幾年後,

所以通常囤美元,其實是為下一個股災準備。

 

-----------------------------------------------

在等朱大回應

1. 美國GDP年增率與美元指數呈正向關係,GDP年增率增加時,美元指數呈上升走勢,

走勢於兩者交叉時反轉,當GDP年增率開始不上揚轉而反轉往下時,美元指數隨後反轉

呈現下降走勢,反之亦然。

 2. 加入美國GDP-消費年增率數據後,發現美國GDP年增率與GDP-消費年增率走勢一致,

顯示美國GDP成長率與消費活動程度高度相關。

 

 

 

附加圖片內文圖片

 

Kkk1大大您好:
我想應該是
美國GDP增長放緩
⬇️
消費疲軟 → 經濟確定轉差
⬇️
聯準會要降息
⬇️
美元利差優勢消失
⬇️
美元指數下跌


@朱億文

朱億文

註冊會員
45樓
2025-07-01 18:34

引用 #39樓 Kkk1

    朱大好文,啟發小弟

今年剛好快到囤貨目標價,小的是28-27一定會囤貨,不過每次囤貨前後,幾乎會出現一個股災

,對應美國經濟數據又變爛,GDP第一季 -0.5,負值,還是修正後擴大,這不用等看兩季了吧~

 

1990  匯率  27.23   1990 年證交稅實施

 

 

1995 匯率  25.4   1995 年中共試射飛彈 

 

2020匯率  27.84   2020 年 Covid - 19 疫情

 

2025   ? 

 

附加圖片

 

 

 

實質GDPVS美元指數VS股市

很有趣--GDP下降--強勢美元無法維持--股市大修正

 

 

附加圖片

 

 

 

@朱億文,是這個意思?

​其實就是大大說的景氣循環,投資友現在戲稱FED循環,美元為何會貶值?每次經濟數據開始爛,FED就印鈔救經濟,印鈔不是沒有後遺症的,鈔票一多就沒價值了,美元當然貶。

 

這次都還沒印鈔就開始貶,為何川普希望FED趕快降息呢,因為美債到期了,用低利率來還債,讓全球幫忙還債啊,但是每次都這麼搞,信用就很差,誰還想買美元資產。

 

這幾個月遭到拋售的不只美債,都知道你美元計價商品要貶值賤價了,大家當然拋售啊,這次美元貶值,有一部分是美元資產遭到拋售拋出來的。

 

強調不是貶值就出現股災,但通常是貶值趨勢成形時,美國經濟會開始出現下行,比如2020和2022年都出現,股災也不是一定出現,不如說大部份是FED降息循環第二次降息,還比較容易出現。

 

可投資者總不能等股災了,想買美元計價商品才換匯吧,那時匯兌不一定是甜甜價啊~

 

若把美元當成商品思維來講,28-27美元是打折價,人家拋售商品賤價了,商人是要買的啊,反市場操作,人棄我取,人取我與

 

28-27是小的囤美元的目標價,但要等到這個價,以前是4-8年才等得到,近年時間提前了,兩年就遇到,也剛好可以準備下一次股災買美元計價商品的美元。

 

如果沒用上就丟收益型,收益型沒找到標的,就丟外幣儲蓄保險,小的外幣保單就是這樣囤出來的😅


@Kkk1

Kkk1

成就徽章:2022年度回文王成就徽章:2023年度回文王成就徽章:2024年度回文王
天使人
46樓
2025-07-01 19:14

各位大大說的正確!

朱大ー語說中川普的詭計,

美國每次都是搞這種方式,

印鈔救經濟,然後呢通膨輸出給全世界國家,但不斷印鈔美國終於撐不下去.....

 

印鈔票要付利息啊!龐大的國債導致後面龐大的利息./.感覺美國付不出利息了..

 

所以川普才要搞弱勢美元→為了減少利息支出....

 

還想要叫人家百年美債十無息償還→

債權人大家當然怕得要死→所以抛美債->抛美元

→美債與美元之信用大降→美債要倒了嗎?美元霸權能否存續?

 

當然川大最大的籌碼就是關稅→.一方面向全世界勒索→

既可以增加財政收入(最低10%)→又會形成談判壓力(

 

超過10%,這是多賺的要其他國家買美國的武器、軍事、石油、天然氣.農品...)

 

→順便壓迫其他國家最好在美國製造→

 

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美國製造是幻想還是惡夢?

 

最新的想法就是加密貨幣將美元換成加密貨幣→

就可以無限製造加密貨幣然後等同美元->騙取天下之財---

債務就一筆勾銷!

天下有這麼好之詐欺手法?

 

可惜川大的手法太粗糙ー陽謀都被人家看穿了→

就看美國跟華爾街要怎麼玩下一招吧!


@jialing99

jialing99

天使人
47樓
2025-07-01 19:42

引用 #31樓 5888888

我剛剛自己查了一下,目前是2025年6月30日上午11點42分,中國信託台幣換美元的匯率是29.226。

想請教一下,如果我今天拿台幣2,923元先換成100美元,再用這100美元在基富通申購貝萊德世界科技基金A2(美元計價),這樣的做法,算不算也是一種「甜甜價」呢?

我是真的真心想搞懂,完全沒有要找麻煩的意思,也謝謝大家願意回覆我的問題。

有個更直觀的看法供參:

 

科技基金甜甜價,

既然要看 匯率+股價 ,

那其實直接拿 台股裡的 00662 做“基準”即可。


@5888888

5888888

註冊會員
48樓
2025-07-02 09:25

引用 #47樓 jialing99

有個更直觀的看法供參:

 

科技基金甜甜價,

既然要看 匯率+股價 ,

那其實直接拿 台股裡的 00662 做“基準”即可。

經過爬文、詢問與反覆思考後,目前打算:

  • 美元部分專心投入富達美元現金基金與貝萊德世界科技基金;

  • 台幣部分等湊夠12萬後,再透過復華強勢通用機器人判斷進場時機。

謝謝 @jialing99 大大的建議!
平時因為家庭因素,大多只能自己和自己對話,能透過留言和大家對話交流,真的很感謝,也覺得很幸運。


強勢雲

本站聲明

本站所有文章及數據為發表人之經驗分享,僅供參考,絕非保證賺錢,請勿以本站資訊作為投資依據。若參考本站數據進行投資決策,交易前請務必先諮詢專業金融機構,以免錯誤解讀。 投資一定有風險,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獲利,不要有過去績效等於未來報酬之錯誤認知。本站當盡力提供正確資訊,若有錯漏或疏忽,恕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強基金100」及「強配息100」的基金推薦依據,為比較上述時間內績效總報酬或配息相對優異的基金。推薦依據係比較數 據而來,僅供參考,不構成基金申購建議,申購前請先諮詢專業金融機構。

版權所有 ©2025 fundhot.com 強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55401704) 法律顧問: 瀛睿律師事務所 簡榮宗律師 AI應用與技術研發 : 哲煜科技TWJO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