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最愛問的問題,這些絕對名列前茅:
「現在是股市高點,這時進場不會買太貴,套在高點嗎?」
「現在這麼貴,該等它跌下來後再進場?」
「投資股市一年可以賺多少?」
「最近XX跌很慘,我要賣掉轉去OO嗎?」
任何人問我這些問題,我都會轉這張我最愛的、接近百年歷史的藏金圖給對方。這張統計1928 年以來,過去98年的美股標普500(S&P 500)指數的表格,我曾在「年初持有到年底」搭配「逢低買」,一年賺10%以上並不難分享過,不只說明了「長期持有」+「逢低買」的重要性,也說明了股市循環的真理。
合理預期的正報酬機率(賺錢機率)
-過去98年,正報酬的年度約佔70%,負報酬的年度約佔30%,也就是任何人只要長期持有,不用是專家,不用懂財經,都能享有70%以上的賺錢機率,這個超高命中率可是小白大神都享有同樣的起跑點。
-如果只看跟目前時空背景比較相似的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也就是最右邊那排的過去17年,正報酬的年度更提高到82%。17年來有14年賺錢,只有3年賠錢。
-金融海嘯後,美股從未出現連續兩年負報酬,2009年之後,即使你在2018年跟2022年單一年度賠錢,下一年會幫你迅速回血,而且賺更多。
合理預期的年化報酬率(每年可賺多少錢)
-過去98年,標普500指數的平均年化報酬率約10%(上表的TR),也就是你每年都從1/1放到12/31,可預期平均每年約賺10%。
-雖然長期的年化報酬率約10%,但單看每一年度的報酬率,落在0%-10%的年份只佔約15%,其他85%的多數時間,股市的年度報酬率不是遠大於10%,就是負報酬。顯然投資人想要穩定的年化報酬率,根本就是癡心妄想(每年穩穩配息配10%給你?!?)。投資人該做的,是要善用股市波動及循環的特性,去追求一年10%以上的報酬率。利用「長期持有」+「逢低買」去追求一年10%-20%的報酬率,可能性真的很大。請繼續看以下兩點
-過去98年,一年內最高點到最低點的平均跌幅是16%(上表的DD),也就是你逢低買所賺到的錢,會比你年初放到年底還要多。
-承上,在投資實務上,很難抓到最高點到最低點的跌幅,但你可以逢低買分批買有錢買,就算逢低買的價位只抓到上述跌幅的一半,也就是8%,只要加上你年初放到年底所貢獻的年化10%報酬率,長期操作下來,要賺取年化15%以上的報酬率並不難;如果是正2賺更多。
該買基金還是ETF?
上述資料是用大盤指數試算,最簡單的複製報酬率方式就是買進美股市值型ETF。
心臟更大一點的人,可搭配正2槓桿型ETF,或是及波動更大的美股基金,被動型跟主動型的投資工具各有優劣,不同時間區間的績效都各有好壞,都可以是配置的一環,不須浪費時間戰費用及績效。
#對股市抱有正確的期待,有助於減少不必要的恐慌。雖然沒人可以預測未來,卻能從股市週期中找到正向循環的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