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ETF市場亂象頻傳,投資人熱情參與IPO,卻可能淪為投信與券商的「韭菜」。
根據《風傳媒》報導,新光投信發行的美國電力基建ETF(009805)於5月13日掛牌首日即跌破發行價,盤後資料顯示,賣壓主要來自元富證券旗下分點,合計賣超近43%的成交量,引發金管會關注並立案調查,懷疑涉及內部人員或特定帳戶集中出貨。
報導指出,009805掛牌前淨值為10.05元,卻以9.92元開盤,盤中最低跌至9.87元,終場收9.88元,與淨值差距明顯。雖然投信解釋為市場對關稅與匯率疑慮及認購投資人出場所致,但元富證券分點如「元富–城東」(賣超993張)、「元富–敦南」(賣超908張)等異常集中賣壓,令人質疑是否為承銷壓力下「自己人」消化IPO額度後迅速套利。
這種現象並非個案。報導揭露,許多金融業基層因IPO「責任額」壓力,若客戶買氣不足,只能自行吃下額度,待掛牌後拋售,投資人卻因此承接高位籌碼,蒙受損失。
選擇ETF時,建議關注淨值與市價差距、流動性及背後運作透明度,以保護自身權益。
自已募集發行~內部出貨~裁判兼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