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對股神巴菲特的印象,都來自媒體上的片段資訊:
1. 現金很多,懂得危機入世,別人恐懼他貪婪。
2. 選股很有一套的股神,績效很好。
現金很多,卻能夠績效很好?這是我最搞不懂的地方,大部分人不知道現金比重對績效的殺傷力,但我很清楚。
M大的好文「我在這關鍵一天決定ALL-IN,賺到全年多頭行情的經驗談」談到高現金比重對整體報酬率的傷害,淺顯易懂:現金水位過高,尤其是留了一大堆錢在銀行只為了扣定期定額,
巴菲特如何保持高現金比重可以伺機抄底,創造好績效?我認為是以下這個很少人細究的秘密。
波克夏在過去三年的市值水漲船高,奇特的是他的現金比重也跟著同步增加,結算到去年第三季已多達28.35%,等於是客戶交給他10塊錢,他只拿7塊錢去投資,留下3塊錢準備之碰到市場大跌時,可以伺機抄底。
只拿七成的力量去投資,股神的績效如何?跟標普500指數比較,短期互有勝負,但長期波克夏打敗指數是沒有問題的。但請記得,標普500指數是100%完全投資沒有現金比重,而波克夏擁有超高現金比重,現在只出了七成力。
關鍵的祕密就在這裡,巴菲特很懂得開槓桿,運用槓桿的力量在持有大量現金的同時,又能積極打敗市場。
下表顯示巴菲特開了很高的槓桿,槓桿比重大概是1.7倍,也就是留了3塊的現金,只投資7塊,這7塊卻能創造出11.9塊的效果,比把10塊全拿去投資還多。
把槓桿加入後,你的投資策略就能打開桎梏,千變萬化:
1. 當市場風平浪靜時,你只要複製出跟標普500類似的投資組合,就能利用1.7倍的槓桿,在保有3成現金的情況下,創造出119%的報酬(70%*1.7),也就是打敗標普500指數創造出快20%的超額報酬。
2. 當市場出現恐慌時,巴菲特就能「別人恐懼我貪婪」,拿出他的大量現金在危機時狩獵好公司。
回到我自己的投資金律:投資賺到的錢=本金X報酬率X時間。
去年2024年適逢大多頭,我的槓桿開在「報酬率」,用正2ETF創造了單年報酬率55.64%,獲利金額1,219萬6,450元。但不可否認的,這背後背負著龐大的風險。今年我把槓桿改成開在「本金」,利用私人銀行借款放大本金2倍,「報酬率」改買市值型ETF,總報酬的效果一樣,但波動銳減一半。
在這個槓桿創造出來的2倍本金投資組合當中,我還持有12%左右的短債,作為類現金的資金儲備。未來當出現股市較大幅度的回調時,我就能進行乖離的再平衡,透過降低現金比重的方式,將資金逢低買入股票部位,進行「別人恐懼我貪婪」的抄底。
#個人投資經驗分享並非投資建議不見得適合你請勿輕易嘗試
#槓桿一定有風險很有可能傾家蕩產身敗名裂請不要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