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科技基金,股債分開配置跟直接選平衡型的差別

5.8K
@wantMoney

wantMoney

天使人
樓主
2025-06-18 19:04

目前投資科技基金的主流,應該都是直接買科技股票基金
看基富通科技基金專區也都是以股票基金為主
科技業雖然被視為近未來的”寶”,絕對是未來的趨勢
但股票本身起伏就比較大,所以投資起來風險也不低

 

我自己會覺得要做風險管理兼顧績效的話,那就個別投入股、債基金就好
不需要為了省事選平衡型科技基金
因為像瀚亞高科技基金、野村高科技基金、野村e科技基金這些股票基金
報酬率都比幾支表現最好的科技平衡基金還高
只選擇平衡(股+債)似乎有點虧

 

不過我也有看了一下績效好的平衡型科技基金,像富邦AI智能新趨勢、野村鴻利這些基金
主流的平衡策略是股票+現金,債券部分其實不多;
從這方向來看的話,買不買債來做平衡好像又沒那麼重要
科技題材要控管風險就自己調整好現金水位就好

 

不知道大家對於科技投資的風險平衡方式怎麼看
分開配置跟平衡型基金會怎麼選?
如果我的想法有問題也歡迎糾正


https://www.schroders.com/zh-tw/tw/individual/funds-and-strategies/global-credit-income/?utm_medium=display&utm_source=hotfund&utm_campaign=schroders-tw-credit&utm_creative_format=banner&audience=end_investor&utm_marketing_tactic=engagement&up_id=0267409e 的廣告圖片
@kshs1227

kshs1227

成就徽章:2023年度題材王成就徽章:2024年度題材王
名人堂
2樓
2025-06-19 07:19

我以前也想過這個問題

 

我的想法是,把科技平衡型基金直接視為「一檔波動較低的科技基金」就好,較方便與其他基金就波動性做比較。

 

分開買的話,就比較是從整體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視需求調整持倉,以符合自己的風險需求。

 

我比較喜歡直接買平衡基金,因我對債券完全一無所知😅

 

 

分享這張波動光譜好圖,小弟平常也會把自己喜歡的基金依強回撤幅度做排序,盛世買波動大,亂世買波動小。


@Kkk1

Kkk1

成就徽章:2022年度回文王成就徽章:2023年度回文王成就徽章:2024年度回文王
天使人
3樓
2025-06-19 10:30

引用 #2樓 kshs1227

我以前也想過這個問題

 

我的想法是,把科技平衡型基金直接視為「一檔波動較低的科技基金」就好,較方便與其他基金就波動性做比較。

 

分開買的話,就比較是從整體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視需求調整持倉,以符合自己的風險需求。

 

我比較喜歡直接買平衡基金,因我對債券完全一無所知😅

 

 

附加圖片

 

 

分享這張波動光譜好圖,小弟平常也會把自己喜歡的基金依強回撤幅度做排序,盛世買波動大,亂世買波動小。

​k大高見!

 

提供駿利亨德森平衡基金A5月配美元供參!

 

理由: 

1強大極力推薦

 

我為何如此偏愛這支成立24年、獲獎無數的美國平衡型基金?

原因只有8個字:「一路向上, 單純穩定 」

 

 2022年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晨星技術指導)大獎名單 | 強基金fundhot

 

淨值走勢長期一路向上

 

組成單純,波動穩定

駿利亨德森平衡基金的策略相當單純,成立以來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1. 100%全數投資美國
 
2. 股六債四長期平衡
 
2成份股有科技股成份微軟,NVDIA,APPLE ,AMAZON
  GOOLE母公司,META---(M7中占其六--)
 
持股中資訊科技 20.1 %,投資等級公司債 11.1 %
  金融    10.6 %,通訊服務    6.8 %
科技股佔有26.9%---符合樓主之要求
 
 
 
31998年成立迄今(歷經多次股災考驗,屹立迄今)
  ,規模有8770百萬美元
(2,577,070,500 TWD 規模不小+一路向上)
 
 
 
4強基金評等5星,晨星及基他評等4星(長期)長期績效甚佳,
三個月績效勝過66%(短期) 皆勝出
 
 
 
5基金獎項無數,長年得獎(多次獲肯定)
 
 
內文圖片
 
6駿利VS鴻利VS那指VS加權(波動度較和緩---有助於熊市,熊市時之緩衝器)
 
自波動度比較,可知此二者平衡基金之波動度較和緩(相較於加權與那指)
單以駿利與那指之比較可知其平衡性基金之優點--波動較和緩
個人覺得目的在類現金之轉換工具--不過提醒的是---
真正大跌時--平衡基金亦修正很大---不是不會跌😂
 
 
 
 
 
@wantMoney大,有何看法?

@jordan2428

jordan2428

天使人
4樓
2025-06-19 15:56

因為我不是高手,無法判斷漲跌時間,所以我是將平衡基金當我的類現金來使用(高手都用短債),像現在修正風險提高時,我就將科技基金轉換3-5成至平衡基金,市場他繼續驚驚漲,我也可少少獲利,市場真的修正時,他修正幅度比全科技基金還少一半,等全科技基金有修正20趴或以上,平衡基金也才大約修正10趴左右,到時再將平衡基金轉換去全科技基金加碼,就像目前的市場,已從低點漲到快創新高,加上一些國際紛擾,景氣循環到第3年等因素,讓修正風險因子提高,佈局平衡基金,可讓市場漲也可,修正也可,再來就是平衡型就是怕錯過市場漲幅,又可以保護本金不至於修正過多,又可以不持有現金拖累投報率的折衷方法。


@Kkk1

Kkk1

成就徽章:2022年度回文王成就徽章:2023年度回文王成就徽章:2024年度回文王
天使人
5樓
2025-06-19 16:49

引用 #4樓 jordan2428

因為我不是高手,無法判斷漲跌時間,所以我是將平衡基金當我的類現金來使用(高手都用短債),像現在修正風險提高時,我就將科技基金轉換3-5成至平衡基金,市場他繼續驚驚漲,我也可少少獲利,市場真的修正時,他修正幅度比全科技基金還少一半,等全科技基金有修正20趴或以上,平衡基金也才大約修正10趴左右,到時再將平衡基金轉換去全科技基金加碼,就像目前的市場,已從低點漲到快創新高,加上一些國際紛擾,景氣循環到第3年等因素,讓修正風險因子提高,佈局平衡基金,可讓市場漲也可,修正也可,再來就是平衡型就是怕錯過市場漲幅,又可以保護本金不至於修正過多,又可以不持有現金拖累投報率的折衷方法。

    J大高見,是以純以安全性言,貝美元儲備亦佳

 


@wantMoney

wantMoney

天使人
6樓
2025-06-19 19:01

以上三位大的想法我收到了!感謝!


原本是單純只就追求整體高報酬&科技股波動大需要平衡兩個層面來想這題;

不過如果照Kshs大的思維來看或許在投資標的規劃上就可以不用想太複雜,

就看自己當下能承受多少波動來去選要科技股基金還是科技平衡基金

 

這樣Kkk1大提供的這支基金就讓我先收藏起來吧!


@jordan2428

jordan2428

天使人
7樓
2025-06-19 19:25

引用 #5樓 Kkk1

    J大高見,是以純以安全性言,貝美元儲備亦佳

 

 

附加圖片

 

問題是目前我就是不知道市場會漲還是跌,所以平衡型就是我退而求其次的母基金,貝美儲跟短債只能保本抗通膨,市場漲跟他沒關係,所以我才選平衡型,至少漲時我有份,下跌時的波動是我可接受的。


@Roger333

Roger333

註冊會員
8樓
2025-06-21 02:41

我也是用平衡型(富坦穩月收)當類現金部位,長期持有,贏通膨,也贏短債,波動也不大

 

前陣子4月低點轉換了一些去買股票基金,獲利有10%

 

另外基富通有買摩根多重收益,規模很大,分散性也不錯。

 

 

最近用鉅亨自由Pay下單 元大全球優質龍頭平衡基金,覺得公開說明書寫得比較寬,靈活配置空間大

 

境內發行的平衡基金,大部分都沒有績效指標(benchmark),只能觀察該投信旗下商品,去推估操作風格,有些是積極平衡型、有些是保守平衡型,最好多觀察慎選,有些積極到波動比股票基金還大


@mdnd7776

mdnd7776

註冊會員
9樓
2025-06-25 17:08

我覺得關鍵是「會不會自己抓現金水位」不過現在智能投資系統那麼多,有這些系統訊號幫忙,

調節現金比例也不太難,所以科技的話我會覺得就買股票型基金就好


@16jacky16

16jacky16

新註冊會員
10樓
2025-07-04 15:48

老實講科技基金,除了冷門或較新的基金,淨值總體而言都是向上

偶有波動那都不影響,所以未來持續看好的話我覺得不用太擔心風險波動問題


強勢雲

本站聲明

本站所有文章及數據為發表人之經驗分享,僅供參考,絕非保證賺錢,請勿以本站資訊作為投資依據。若參考本站數據進行投資決策,交易前請務必先諮詢專業金融機構,以免錯誤解讀。 投資一定有風險,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獲利,不要有過去績效等於未來報酬之錯誤認知。本站當盡力提供正確資訊,若有錯漏或疏忽,恕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強基金100」及「強配息100」的基金推薦依據,為比較上述時間內績效總報酬或配息相對優異的基金。推薦依據係比較數 據而來,僅供參考,不構成基金申購建議,申購前請先諮詢專業金融機構。

版權所有 ©2025 fundhot.com 強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55401704) 法律顧問: 瀛睿律師事務所 簡榮宗律師 AI應用與技術研發 : 哲煜科技TWJO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