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知道這會讓一些人傷心,
但還是想提醒一下。
2.一直搞不懂,
為何討論區一直有人拿著白花花的現金,
忽略過去幾十年實際有績效的老牌基金不買,
總是想要別出心裁買一些完全沒有績效參考的ETF或基金,
搶著當付費的白老鼠??
3.投資最重要的是勝率,
不挑勝率高的老基金,
硬是要買一些完全無任何績效參考的標的???
4.人生短短數十載,
試問有幾個10年可以試錯與浪費??
1.我知道這會讓一些人傷心,
但還是想提醒一下。
2.一直搞不懂,
為何討論區一直有人拿著白花花的現金,
忽略過去幾十年實際有績效的老牌基金不買,
總是想要別出心裁買一些完全沒有績效參考的ETF或基金,
搶著當付費的白老鼠??
3.投資最重要的是勝率,
不挑勝率高的老基金,
硬是要買一些完全無任何績效參考的標的???
4.人生短短數十載,
試問有幾個10年可以試錯與浪費??
我只會在證券戶買個股和etf(沒在用基金平台)。
駿利亨德森平衡基金只存在我的投資型保單內(人情保單,別炮我)。
(主動式、被動式平衡式ETF⋯)在證券戶內算新產品!
記得之前版上也有人說買了00980A。
確認一下,我想討論「商品」(投資經驗不足才問),而您探究的是心態或想法嗎?
如果是心態或想法,就是證券戶第一次有這類產品,想說看能不能降低波動。
畢竟目前帳戶內都是個股(華南金)、股票etf(006208、00646、00770、00713),都持有都很久了,
1.建議投資單純化,
變因越少越好,
相對高點如想降低波動,
直接拉高現金比例。
2.買基金的好處,
一旦低點出現技術面突破,
直接下單買單筆,
不用考慮成交量分批敲,
省時又省力。
不過我想還是有人會享受每一筆親手敲的感覺。
引用 #3樓 chicky
1.建議投資單純化,
變因越少越好,
相對高點如想降低波動,
直接拉高現金比例。
附加圖片
2.買基金的好處,
一旦低點出現技術面突破,
直接下單買單筆,
不用考慮成交量分批敲,
省時又省力。
不過我想還是有人會享受每一筆親手敲的感覺。
附加圖片
現在我是專心投入富達美元現金基金與貝萊德世界科技基金,
但自由發言,不負責任地猜想一下,買新上市的ETF或基金的心理可能是:
喜歡逆風操作,反骨是信仰,為反對而反對。
相信新東西才有「未來性」,不太想承認美好的榮景也可以一直持續。
試圖透過當白老鼠,為金融進步奉獻青春。
覺得人生就要勇於挑戰,相信總有一天,感性(敢信)可以戰勝理性。
我的五大投資金律,開槓桿也能應付:
一、找對一路向上的標的
二、做好配置及現金比例
三、利用再平衡逢低買
四、有錢隨時買,按配置進場
五、長期持有,缺錢再賣
mrchildren
mrchildren
引用 #2樓 cosmo6844
我只會在證券戶買個股和etf(沒在用基金平台)。
駿利亨德森平衡基金只存在我的投資型保單內(人情保單,別炮我)。
(主動式、被動式平衡式ETF⋯)在證券戶內算新產品!
記得之前版上也有人說買了00980A。
確認一下,我想討論「商品」(投資經驗不足才問),而您探究的是心態或想法嗎?
如果是心態或想法,就是證券戶第一次有這類產品,想說看能不能降低波動。
畢竟目前帳戶內都是個股(華南金)、股票etf(006208、00646、00770、00713),都持有都很久了,
如果你的目的是要降波動,請學好股債配置及「類現金」比重的拿捏,RR4的商品根本降不了波動,你的整體部位還是滿手股票,川普一發瘋你全線全失火,無法挽救。
感謝以上所有回覆,我學到了
1.依我的資產現況,不如直接拉高現金比例或買類現金ETF(00864b或00719b)這類商品。還有要注意RR4商品不算有防禦力。
2.我的心態就是單純的以為平衡式商品應該都不錯,就類比到新商品(其實就是笨)。
@chicky圖表說明,很清楚。萬分感謝^_^
@5888888的分享很有趣。我覺得我可能比較接近3(金融白老鼠,弔念青春吧?哈)。
不過,我還沒有錢到可以如此任性的地步。還是算了😂
我投資最大的優點大概只有持之以恆的耐心,定期定額買了就擺著。所以複利效果還行。
今年女兒滿18歲了(我有準備一些錢給她當成年禮),她提出想拿來投資ETF。
我發覺自己投資知識不足似乎沒辦法給她太多意見,近來發現強基金這園區挺多知識可學的。
我不太了解基金平台,我有空可以跟孩子一起做功課學習(年輕人領悟力應該更強)。
感謝大家🙏
引用 #6樓 cosmo6844
感謝以上所有回覆,我學到了
1.依我的資產現況,不如直接拉高現金比例或買類現金ETF(00864b或00719b)這類商品。還有要注意RR4商品不算有防禦力。
2.我的心態就是單純的以為平衡式商品應該都不錯,就類比到新商品(其實就是笨)。
@chicky圖表說明,很清楚。萬分感謝^_^
@cosmo6844
看完您那麼真誠的留言,我又回去把相關的討論串仔細看了一遍,才比較理清楚整個前因後果。
最後想跟您說一句:如果「沒買主流商品」就算笨的話,那我應該也挺笨的。
我目前的基金配置是富達美元現金基金和貝萊德世界科技基金。
但在個股方面,我的操作心態就跟我之前留言裡說的一樣——
0050裡的股票我一張都沒有,人生存下第一筆錢之後,就跑去買那些我認同、喜歡的產業股票。
為了信念和喜好,我願意承擔一些波動或不確定性,只因為:「我想支持這些東西,因為我覺得它值得。」
也謝謝您分享您的想法,讓我也收穫很多。
就純粹聊聊,以上只是我的一點小經驗,也希望您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引用 #7樓 cosmo6844
@5888888的分享很有趣。我覺得我可能比較接近3(金融白老鼠,弔念青春吧?哈)。
不過,我還沒有錢到可以如此任性的地步。還是算了😂
我投資最大的優點大概只有持之以恆的耐心,定期定額買了就擺著。所以複利效果還行。
今年女兒滿18歲了(我有準備一些錢給她當成年禮),她提出想拿來投資ETF。
我發覺自己投資知識不足似乎沒辦法給她太多意見,近來發現強基金這園區挺多知識可學的。
我不太了解基金平台,我有空可以跟孩子一起做功課學習(年輕人領悟力應該更強)。
感謝大家🙏
@cosmo6844
我剛才漏看這段留言,再補充一下。
其實不用很有錢也可以「任性」一點啦(笑)。
我年輕的時候,只要一存滿幾萬元就跑去買股票,
基金3000元就可以申購,
ETF和股票如果買不起一張,也還是可以買零股啊。
不過我自己最近是深刻體認到,
資金如果不多,標的還是不要太多比較好,
不然等到想加碼的時候,
真的會有一種不知道要從哪裡先加起的感覺。
謝謝您願意覺得我的分享有趣,
看到您留言前我一度還擔心自己是不是說錯話了。
根據以前投資友們聊天,被動型ETF其實是不適合長線操作,第一是報酬率不如預期,畢竟只是跟著指數跑,但有些投資友認為,只要跟大盤打平,也是可以接受。
去年財經在ETF火熱時,說要變成主動式ETF。。。嗯。。。啥叫主動?操控指數???
先不管這個,來說說投資群組老前輩不喜歡台灣ETF理由:
台灣的指數型ETF,其內容標的,是過於集中於科技電子,在去年趁著AI熱潮,果真擔心的事情發生了,一堆00xxx雨後春筍冒出來,然後一堆達人出來抬轎。
那時許多前輩跳出來警告,ETF是有陷阱的,但是,小的看了一堆數據,只看懂溢價差,簡言若標的冷門,溢價差波動極其之大,歸功於小的買中國ETF經驗,漲跌和中國基金會成2-3倍溢價差,根本不需要買什麼2倍3倍。
去年中國股市割韭菜,應該很多人有印象,中國在放假,外資照樣提款,放假回來韭菜就長成了。。。
其他在於ETF成分股調節,這個部分對短線沒影響,長線的要稍微注意,其他數據小的也看不懂。
當時只有一個想法,為何台灣金管會要推這個,台灣AI那麼集中,標的成長就那幾個,全都包裹在一起,好買賣,成本低,管理費手續費啥都低,但那是一回事,弄個ETF實感覺像多一門基金而已!
小的是一個台灣ETF都沒買,寧願買台科基金,ETF跑去買QQQ了,不過還是照老規矩,ETF小的只買短線。
AI熱潮退散,聽說ETF缺點也冒出來了,不過,小的不買沒研究“陷阱”的意思,有機會再研究吧,也許時間證明,台灣產的ETF,到底哪個才是真實力,哪個是顧客趨勢跟風。
@doc50035散戶對10元價格的執著(我聽說過)。我是散戶,但是不是對10元有執著的那種(還好😅)。我至少會注意指數原則,以後會記得加上成立時間久(重要條件)。
1.像我這種不懂基金,只懂買個股+被動式ETF的人來說,能找一個長期向上的市場,跟著大盤賺錢,我覺得應該還算是不算太糟的心態。至少不會自以為是的想投資自己不懂的東西。
2.您文中談的算是「如何獲取打敗大盤的超額報酬(長線投資基金+短線操作ETF)」、「好的基金或ETF需長時間證明」這兩個課題。我的實力大概還在後者(剛認識了安聯三雄、野村優質、統一奔騰⋯⋯),前者(操作打敗大盤)的部份就尚待時日。😂
......2.您文中談的算是「如何獲取打敗大盤的超額報酬(長線投資基金+短線操作ETF)」......
大大提了這個,小的想一想,覺得投資結果若真能”獲取打敗大盤的‘’超額‘’報酬‘’,那實在是眾望所歸,開香檳慶祝啊。
可惜,投資路途上,小的還真沒這種心態過。
從以前,前輩們教導的,都是完成‘’目標報酬率‘’,這目標是依據自身財力能力經驗自設,從來都是自己能力所及的“計畫報酬率”,從沒拿過大盤當對手耶,還超額,這比較像經理人的想法,小的沒經理人那種專業能力啊。
小的從投資小白開始每年3%報酬率,到年化8%報酬率,從來算的都是年化報酬率,平均報酬率,這算打敗大盤嗎?說實話,大盤搞不好比小的漲得還兇猛,但,我沒用大盤算過。
澄清一下,大盤對小的我而言,就只是參考漲跌的“平均價”,參考工具和技術線圖,可不是對手啊,更何況,有些基金根本沒參考的大盤指數。
歪樓了,小的先文會提到ETF報酬不如預期,是因為買被動型ETF的話,就是跟著指標報酬,極少打敗大盤的,所以買被動型ETF,於投資群組如小的我來說,其實是一種短線保守操作,買的都是單純跟著指數走的防禦做法。
可不是衍生成:“”打敗大盤的超額報酬“”的操作,大大太看得起小的了,小的就算很想也很希望做到,但這是錯誤觀念,太自大啦~(不能有這種心態,不能有這種心態!魔音穿腦~ 會害小的被群轟~)
在別的地方講過
這邊再講一次
新幕的ETF跑回測都“屌打”大盤
但是上市之後卻都跑輸大盤
為什麼?
因為跑回測時可以控制因子
但真的上市之後經理人的操作無法控制
先度過多空循環吧
再來跟我說這個基金很好
0410個人對90天後的貝科建議,請回想當年川普任期的四次V轉
新手小白投資前都應建立的觀念:『長期投資思維』(一)
二寶爸想65歲退休求建議
閒置資金目前建議如何配置部位
呼應20240406, 考慮納指月份表現與TOM LEE提醒,建議逢低買貝科
基金配置及增貸處理負債的問題,請問前輩建議
基金質押合理利率多少?如何辦理?設定前需考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