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族的話,比如小的我,是學老前輩建議幾個條件加碼:
1.核心基金報酬率,短時間比如某幾天突然下跌5%-6%左右,加碼小單筆,等達到這筆設的停利點,又手癢,或調節現金時,獲利贖回,通常是採短線操作,和長線核心是分開帳戶的。
2.指標大盤,如美股四大指數或台股加權指數,跌幅5%以上,會配合核心基金報酬率來看,基金績效這一波高點至低點跌幅,據老前輩們研究,-8% ~ -12%時,進行第一波加碼,-20%以上第二波加碼,-28%以上進行第三波加碼,以此類推。
衛星基金和機會基金通常採倒金字塔,逐層操作。
PS: 加碼方式就漏漏長,依據個人習慣和財力,可單筆,可定期定額加扣次數,也可像小的我單筆加扣一起上(因為同類標的,但不同基金)。
接下來是群組投資友經驗談:不管什麼操作方式,每波加碼,最好大於這個基金之前投入本金的總和或兩倍以上(視個人財力),才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但先決條件,風險務必記得控管,每波加碼一定要規劃過,並且嚴格執行,否則很快彈盡糧絕,資金小者別買太多基金,就針對一兩檔,也別兩倍三倍了,就每個月多扣1~3次。
額外一點,基金有其個性,有些基金比同類跳得歡,幾乎漲也兩倍跌也兩倍,加碼要記得自個兒X2唄~
小的是指績效,人家-10%加碼,這個跳得歡的要-20%才能加。
3.等報酬率回正12% - 15%以上,開始逐一減碼,小的我看情況,如果還有下行風險,比如這次怕川普4月繼續亂搞,雖然才第一波,但損失報酬率回一半時,就會暫停加碼部分,但長線定期定額還是繼續扣款皆不能停。
基金族和股票族加碼方式,幾乎完全不同的,股票族比較依賴技術線型,基金族就沒崩都別叫醒我的懶姿態,有時股票族都蹦來蹦去,基金族還在我是誰,我在那裡,我要幹什麼的懵。。。
以前股票族說大盤(加權)崩個200點必加碼,可如今台股上兩萬多,崩200很常見,應該加倍成崩400點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