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21樓 baonamy
期待你的分享!就讓我先「娓娓道來」吧!
每月收入7萬元,扣掉房租與生活開銷後每月只能定期定額存2萬投資,雖然有儲蓄能力,但有點少,在高房價環境下要想快速買房確實很困難。
不過,有一些策略或許可以幫助你「更快」或「更實際」達成買房目標:
一、財務策略(增加資產或加速存款)
1. 提高收入(主動收入+被動收入)
兼職或斜槓增加每月收入。
創造被動收入:如投入股票、基金、ETF等投資工具,讓投資收入累積財富。
2. 降低支出(控制生活成本)
租金壓低:考慮合租、搬離市中心或找房租補助方案。
精簡開支:檢討是否有冗餘開支可刪減,例如強友說的保險費。
3. 理財加速
假設你目前每月能投資 2萬元,設法增加投資額至 3萬元/月。
二、房產策略(換個角度思考「買房」)
1. 先小後大,從低總價入手
不必一次買到最理想房子。考慮:
預售屋、小宅、較偏遠蛋白區、剛開發的重劃區。
2. 可考慮與人共同購屋
找到願意同甘共苦信任的伴侶,一起買房、分擔房貸與自備款,幸運的話遇到與我一樣[沒有重男輕女觀念的岳父母]或許還會得到岳父母的幫忙。
3. 申請首購補助/低利貸款
三、心態與時間策略(拉長戰線,拉近目標)
1. 設定具體目標與時間表
例如:5 年內累積 300 萬作為首購自備款。
2. 視房產為資產,不是壓力,租屋不是失敗,是過渡階段,買房是一種資產配置選擇,不一定急著實現。
Part-1 前言
我跟我這個時代的人差不多,畢業後工作,結婚,買房/買車…生小孩(30歲前)
靠一份3萬初頭/月的薪水,養活一家四口(外加奉養二老),房貸利率9%多,車貸11%多…
生孩子前請老婆放下工作,讓她安心在家幫我顧孩子/料理家裡大小事…(三不五時要肯定及支持全職在家,全職媽真的很不容易)
工作期間就是投資在技能及各種需要裝備的domain knowledge (incl. 婚姻,親子,姻親…),
時間花下去(關係是要花時間刻意經營的),就沒有其他時間在管理財的事…
降低物慾(買房是穩定安全感,買車是為全家大小的安全),努力還貸款…工作前十多年吧,大部份都跟理財…無關…
(當然,期間也會把有限一咪咪點的資金去"投資"這,投資那,有時還開桿槓…結局…都是虧錢收場)
Part-2 這幾年回頭看時……(待)
如果我的孩子到30歲,我會給他們什麼樣的【理財】建議呢…
(PS,我不是專家,也做的不好,只是能讓全家人不窮也不富,但營造一個美好關係的幸福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