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9樓 豬小妹
對,我當然想2者都要。
但因為我沒買過債券,又覺得債券比股票難懂,所以才借版請教。
因為不知道短債適不適合用定期定額買入,取得平均價就好,不要去管殖利率。
若不適合,我就等價位較低時再慢慢配置時,不急。
若我還是想不出一個方向,就還是選擇現金當作避險部位吧。
關於債券你可以看看辣媽系列關於債券的影片【沒降息 為何債券一直漲? 1,2月債市走勢分析, 終於贏股票了】,或怪老子關於債券一系列說明的YT影片【美債ETF「長債or短債」怎選?】,應該就可以對你的疑惑有所解答。
之前天使強友曾對很多股民買股票為了領高股息,買債券為了賺價差,有所討論,正確來講應該是買股票風險性資產是要賺資本利得價差,買債券的目的當然應該是為了領債息,搭配股債的合理比例(自己可接受的股債比),就是降低總資產波動的股債資產配置。
我個人認為買債券不適合採用定期定額,但可以分批買,因為有好的殖利率(同樣債息下有更低的價格)出現,當然是單筆買進鎖住當下年期的殖利率,短債存續期短,理論上波動較低對利率沒那麼敏感,長債存續期長對利率就比較敏感波動相對大,所以仔細去了解這些差異,選擇適合自己的債券ETF(長短期、投資級或公債ETF、或直債),至於非投資等級債,嗯嗯.....,就看你個人囉!
至於現金嘛,唯一的風險就是通膨跟貶值,然後不見了。
每個人都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上學、第一次交朋友、第一次上班、第一次戀愛、第一次結婚(喔,天長地久當然很好
啦),巴拉巴拉的,買進去先建立第一次部位就是了,想那麼多幹嘛,不對勁賣掉就好,不用去想要做到十全十美的,Just do it, you can make it!
你總要經歷過一次,才知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