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假設在整個經濟將步入空頭的情況下,該選擇哪一類基金避險?
空頭市場基金的選擇?
空頭市場基金的選擇?
我的五大投資金律,開槓桿也能應付:
一、找對一路向上的標的
二、做好配置及現金比例
三、利用再平衡逢低買
四、有錢隨時買,按配置進場
五、長期持有,缺錢再賣
mrchildren
我的五大投資金律,開槓桿也能應付:
一、找對一路向上的標的
二、做好配置及現金比例
三、利用再平衡逢低買
四、有錢隨時買,按配置進場
五、長期持有,缺錢再賣
mrchildren
你都知道要空頭了幹嘛還要買基金,全部贖回持有現金度假去,等到落底再回來。
Kkk1
Kkk1
引用 #2樓 mrchildren
你都知道要空頭了幹嘛還要買基金,全部贖回持有現金度假去,等到落底再回來。
M大太妙了--前提是要知道昰空頭--小弟猜市場每次都錯,都不猜了🤣
zoe0919619
zoe0919619
以下是Copilot 回答:
經濟步入空頭時,選擇適當的避險基金可以幫助減少損失。以下是幾類常見的避險基金:
債券基金:特別是政府公債基金,如美國國債基金,通常在經濟衰退時表現較好。
反向ETF:這些基金旨在在市場下跌時獲利,例如元大台灣50反1 (00632R) 或 ProShares UltraShort Semiconductor (SSG)。
黃金基金:黃金通常被視為避險資產,在經濟不穩定時具有保值效果。
多空對沖基金:這些基金同時持有多頭和空頭頭寸,能在市場波動中提供一定的保護。
現金或貨幣市場基金:保持現金或投資於流動性高的貨幣市場基金,可以在市場不穩定時提供安全性。
選擇適合的避險基金取決於您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
我的個人回答:
「歷史不會重演,但常會押韻」
依總經歷史,短週期來看,現在可能是3牛(2023-2025)+1熊(2022)的最後一牛,以超長週期來看,可能是20年生產力循環(2010-2030)+10年通膨循環(2000-2010)的最後一段生產力循環。
歷史可參考的是大方向(以年為單位來做偏移),但賭投資的進出場卻要有辦法準確猜到股市多、空轉折點,實在太難。大家都知SP500 長期年化報酬10% (現在13%,未來有可能均值回歸?),但不是安穩的線性成長,而是多以每年爆漲、爆跌來走,如果錯過大漲的幾天,對投資績效就是大傷。
因此不要去賭多空,應該是要以自身的條件去做投資及資產配置的考量,找到一個合適方式持續待在市場,評估自身年紀、工作、有沒有穩定現金流...等條件來調整投資,長期投資很簡單,但也沒有想像中的容易,因為長期肯定會遇到大熊,何時發生不知道,但肯定會有,到時能否撐過大熊是長期投資能否成功的關鍵,才能享受未來的複利成果。
自我勉勵,我一定要撐著待在市場裡,也和強友共勉之~
Roger333
Roger333
明確的空頭年,不會跌的,只有現金、貨幣市場、反向ETF
價值型基金跌幅會小於大盤,如果基金持股產業大部分在 金融、工業、健護、必須消費、公用事業,經理人選股會找價格被低估的公司,然後科技成長股很少,就比較偏價值型,空頭一樣會跌,只是跌幅有望比大盤小。
價值型基金的缺點就是,牛市飆漲時會漲輸大盤,所以討論度低,很多人覺得直接買大盤就好了
自己有佈局價值型基金,長期年化報酬落在 5%~8% 左右,比債券年化報酬高很多。
回到主題,空頭年要確定不會跌的,只有現金,其它都說不準
zoe0919619
zoe0919619
引用 #5樓 Roger333
明確的空頭年,不會跌的,只有現金、貨幣市場、反向ETF
價值型基金跌幅會小於大盤,如果基金持股產業大部分在 金融、工業、健護、必須消費、公用事業,經理人選股會找價格被低估的公司,然後科技成長股很少,就比較偏價值型,空頭一樣會跌,只是跌幅有望比大盤小。
價值型基金的缺點就是,牛市飆漲時會漲輸大盤,所以討論度低,很多人覺得直接買大盤就好了
自己有佈局價值型基金,長期年化報酬落在 5%~8% 左右,比債券年化報酬高很多。
回到主題,空頭年要確定不會跌的,只有現金,其它都說不準
我是重押科技基金者, 剛好最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我不想持有過多現金, 不想過度隨景氣週期來降低持股, 能做的就是股票部位中的持股風格調整,
2025年準備建倉BRK-B, BRK-B 年化報酬和回撤幅度都和SP500差不多, 2022回檔25%, 確實比QQQ小,
但相比SP500, 我看上的是它在2000年時的表現, 股價一樣腰斬, 但回到新高比SP500快, 和QQQ比, 更是快很多。
已做好心理準備, 多、空都不離場,
在科技股帶飛一大段大盤漲勢好多年後, 在可能的第三牛年, 想說移一些科技股基金去BRK-B,
如果真有熊, 也有機會跌少一點, 畢竟跌50%要漲100%才能回本, 熊市跌比別人少, 就贏一半了,
還有, 我手比較快, 熊市容易買太快, 最後沒錢抄底, 到時還能安慰自己有巴菲特幫我抄底 (很會腦補)。
最近跟自己哥哥閒聊這些, 我哥說我在蝦忙...哈哈哈, 主動投資和被動投資者真的不太一樣。😁
Roger333
Roger333
引用 #6樓 zoe0919619
我是重押科技基金者, 剛好最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我不想持有過多現金, 不想過度隨景氣週期來降低持股, 能做的就是股票部位中的持股風格調整,
2025年準備建倉BRK-B, BRK-B 年化報酬和回撤幅度都和SP500差不多, 2022回檔25%, 確實比QQQ小,
但相比SP500, 我看上的是它在2000年時的表現, 股價一樣腰斬, 但回到新高比SP500快, 和QQQ比, 更是快很多。
已做好心理準備, 多、空都不離場,
在科技股帶飛一大段大盤漲勢好多年後, 在可能的第三牛年, 想說移一些科技股基金去BRK-B,
如果真有熊, 也有機會跌少一點, 畢竟跌50%要漲100%才能回本, 熊市跌比別人少, 就贏一半了,
還有, 我手比較快, 熊市容易買太快, 最後沒錢抄底, 到時還能安慰自己有巴菲特幫我抄底 (很會腦補)。
最近跟自己哥哥閒聊這些, 我哥說我在蝦忙...哈哈哈, 主動投資和被動投資者真的不太一樣。😁
畢竟跌50%要漲100%才能回本, 熊市跌比別人少, 就贏一半了
對啊,看著帳面跌50%只會恐懼,很難低點加碼,不符心理面,平常有研究,就能配置價值型股票抗跌
我要求不高,期望自己總資產長期年化報酬有 7% 就行,但抗跌能力要比大盤強很多,例如大盤跌20%,我投組只跌10%。
理論上是有機會達成,組合要搭一下
去年8月標普500跌幅約8%,我總資產只跌5%~6%,原因是平衡型和價值型佔了投組一半,但缺點是後來幾個月上漲也跟不上,想辦法調整應該能衝年化報酬7%
gofat
gofat
引用 #6樓 zoe0919619
我是重押科技基金者, 剛好最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我不想持有過多現金, 不想過度隨景氣週期來降低持股, 能做的就是股票部位中的持股風格調整,
2025年準備建倉BRK-B, BRK-B 年化報酬和回撤幅度都和SP500差不多, 2022回檔25%, 確實比QQQ小,
但相比SP500, 我看上的是它在2000年時的表現, 股價一樣腰斬, 但回到新高比SP500快, 和QQQ比, 更是快很多。
已做好心理準備, 多、空都不離場,
在科技股帶飛一大段大盤漲勢好多年後, 在可能的第三牛年, 想說移一些科技股基金去BRK-B,
如果真有熊, 也有機會跌少一點, 畢竟跌50%要漲100%才能回本, 熊市跌比別人少, 就贏一半了,
還有, 我手比較快, 熊市容易買太快, 最後沒錢抄底, 到時還能安慰自己有巴菲特幫我抄底 (很會腦補)。
最近跟自己哥哥閒聊這些, 我哥說我在蝦忙...哈哈哈, 主動投資和被動投資者真的不太一樣。😁
BRK-B 雖然很好
但不免會擔心股神爺爺年事已高....
接班人以後能夠是下一位股神嗎
我也有買
還在猶豫是否要賣一些....
zoe0919619
zoe0919619
引用 #8樓 gofat
BRK-B 雖然很好但不免會擔心股神爺爺年事已高....
接班人以後能夠是下一位股神嗎
我也有買
還在猶豫是否要賣一些....
但這麼大的公司不可能只靠他決策吧,一定是有專業團隊管理投資,沒了張忠謀台積電不也一樣發展?
買BRK-B的目的是要分散我的持股產業,哪天看到BRK-B風格變了,再來想吧。
zoe0919619
zoe0919619
我也太神了, 關愛的眼神投向BRK-B 它就遭遇逆風, 開始慢慢建倉....
熱門主題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經典話題
許多賺錢機率幾乎100%的優質好基金出現強AI訊號!
母子基金 VS 定期定額投資資金
為什麼野村基金近期績效不佳?
重申強基金對企圖置入及不當發文的處理原則
真金白銀實證「10天跌10%」就是最佳進場訊號
科技基金、台股基金怎樣加碼才有感
想買安聯台灣科技基金,智動投這樣設定可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