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教關於專投買直債疊券問題

4.3K
@LRSU20200222

LRSU20200222

註冊會員
樓主
2025-06-08 13:37

過去都有投資基金以及股票,手上也有固定的部位,近期銀行專員有建議可以買直債(目前有專投資格)

 

目前手上有一筆閒置資金想做直債的疊券

(有稍微搜尋了解銀行手續費被灌入債券價格內及保管費的情形)

 

目前收到的風險資訊是:

 

1.疊券支付的利息隨升降息變動

 

2.美元匯損問題

 

3.臨時需要現金途中贖回需承擔價差

 

4.最壞情況就是標的被清算破產倒閉

 

主要想了解還有什麼是我沒注意到的風險???


https://www.schroders.com/zh-tw/tw/individual/funds-and-strategies/global-credit-income/?utm_medium=display&utm_source=hotfund&utm_campaign=schroders-tw-credit&utm_creative_format=banner&audience=end_investor&utm_marketing_tactic=engagement&up_id=0267409e 的廣告圖片
@8d8d

8d8d

成就徽章:2023年度影響王成就徽章:2024年度題材王
名人堂
2樓
2025-06-08 14:10

你只看到表面,光這四點裡面就可以再深究幾十點。例如第二點的匯率問題,直投債一年預估報酬率5%上下,台幣匯損10%等於白幹兩年,為何要買這種商品?

 

直投債有很昂貴的手續費,投報率又差,金額大門檻高,為何要綁住這麼大筆金額在這種商品?

 

想領息,低手續費低內扣的債券基金或債券ETF,多自由。


@LRSU20200222

LRSU20200222

註冊會員
3樓
2025-06-08 16:46

引用 #2樓 8d8d

你只看到表面,光這四點裡面就可以再深究幾十點。例如第二點的匯率問題,直投債一年預估報酬率5%上下,台幣匯損10%等於白幹兩年,為何要買這種商品?

 

直投債有很昂貴的手續費,投報率又差,金額大門檻高,為何要綁住這麼大筆金額在這種商品?

 

想領息,低手續費低內扣的債券基金或債券ETF,多自由。

過去也買過純債基金跟股債平衡基金(目前都有部位)

 

其中一個案例就是高盛新興市場債券,它本身淨值一直再往下掉

 

過去持有三年左右,因為息收關係勉強正報酬個幾%左右

 

有這樣的經歷讓我會想把一部分資金放在不需要承擔價差的債券商品

 

以及疊券7成(預計疊三層)的高息收

 

感謝8d大回覆,小弟有觀念不對的地方再請大力鞭策謝謝


@mrchildren

mrchildren

成就徽章:2022年度主題王成就徽章:2022年度流量王成就徽章:2023年度MVP成就徽章:2023年度影響王成就徽章:2024年度主題王成就徽章:2024年度MVP
名人堂
4樓
2025-06-09 01:42

引用 #3樓 LRSU20200222

過去也買過純債基金跟股債平衡基金(目前都有部位)

 

其中一個案例就是高盛新興市場債券,它本身淨值一直再往下掉

 

過去持有三年左右,因為息收關係勉強正報酬個幾%左右

 

有這樣的經歷讓我會想把一部分資金放在不需要承擔價差的債券商品

 

以及疊券7成(預計疊三層)的高息收

 

感謝8d大回覆,小弟有觀念不對的地方再請大力鞭策謝謝

@LRSU20200222

1. 你要解決新興市場債券的跌價問題,就該遠離投資範圍較窄的債券基金,擁抱投資範圍較廣的全球平衡基金。當單一券種或單一市場逆風時,經理人可以幫你把錢轉往其他有賺頭的地方。怎麼會反而把自己逼往投資範圍更狹隘的直投債?這邏輯不是很奇怪嗎?

 

2. 投資一定有風險.沒有不須承擔價差的商品,不要對自己的自制力及心臟強度過度自信,每個嘴巴說長期投資或放到到期的人,都會提早出場,無一例外。當你看到帳面價格的跌幅是未來幾年的漲勢都追不上,加上天有不測風雲,若你突然要用錢,你怎麼做?

 

3, 借七成疊三層,等於槓桿2.1倍,面對四月初這種跌法,就出局了。手中握有三成現金的巴菲特,也才槓桿1.7倍(參考巴菲特保留三成現金卻能創造20%超額報酬的秘密),股神都謹慎,凡人更該三思。


@醜不拉機

醜不拉機

成就徽章:2023年度MVP成就徽章:2023年度影響王成就徽章:2024年度MVP
名人堂
5樓
2025-06-09 06:07

我的想法很簡單

要開槓桿也開在股票

開在債券?

那至少選擇短債

至少存續時間短

直債雖然時間到本金還你

但如果是長債波動大

而且如果不是選擇公債而是一般企業債

誰能保證公司20年後還存在?

 

目前理專很愛推高收債疊券

告訴你開槓桿領配息

未來還有降息優勢債券會漲

但風險是什麼?理專說了沒?

 

關於賺錢,你更該重視的是風險


@LRSU20200222

LRSU20200222

註冊會員
6樓
2025-06-09 10:50

@8d8d

@mrchildren

@醜不拉機

 

感謝三位前輩回覆,還在消化訊息當中

 

目前的心得是三位大老都有明確的說明跟表態

 

我其實就很清楚一定還有更好的選擇,再次感謝三位前輩!!!!


@流星花園

流星花園

天使人
7樓
2025-06-09 18:17

引用 #2樓 8d8d

你只看到表面,光這四點裡面就可以再深究幾十點。例如第二點的匯率問題,直投債一年預估報酬率5%上下,台幣匯損10%等於白幹兩年,為何要買這種商品?

 

直投債有很昂貴的手續費,投報率又差,金額大門檻高,為何要綁住這麼大筆金額在這種商品?

 

想領息,低手續費低內扣的債券基金或債券ETF,多自由。

不好意思 ,請教一下8D大,

我個人的想法 直債比 ETF好

缺點金額比較高

因為直債到期會還給你,ETF會一直交易尚未到期轉換債,

比如 直債買80元 20年到期 歸還100元 美金

 

直債 利息比較好 風險高

ETF   分散風險 比較小 


@Roger333

Roger333

註冊會員
8樓
2025-06-09 21:03

引用 #3樓 LRSU20200222

過去也買過純債基金跟股債平衡基金(目前都有部位)

 

其中一個案例就是高盛新興市場債券,它本身淨值一直再往下掉

 

過去持有三年左右,因為息收關係勉強正報酬個幾%左右

 

有這樣的經歷讓我會想把一部分資金放在不需要承擔價差的債券商品

 

以及疊券7成(預計疊三層)的高息收

 

感謝8d大回覆,小弟有觀念不對的地方再請大力鞭策謝謝

直接投資單一債券,一樣要承擔價差,債券評等被調升或調降、利率升降、殖利率受市場影響....或更多複雜因素,都會改變債券價格

 

我自己覺得全球平衡基金會比較好,公開說明書寫得比較寬,經理人也會依照市場狀況做換券操作


@Jon

Jon

註冊會員
9樓
2025-06-10 08:42

引用 #8樓 Roger333

直接投資單一債券,一樣要承擔價差,債券評等被調升或調降、利率升降、殖利率受市場影響....或更多複雜因素,都會改變債券價格

 

我自己覺得全球平衡基金會比較好,公開說明書寫得比較寬,經理人也會依照市場狀況做換券操作

直債的交易如果透過國内的銀行券商較不透明,都是人工下單以及議價。

有些券商,如果買到一定的單位數比如説50的單位,甚至可以限價,這樣就不用擔心券商的手續費問題。

 

投資直債最好是持有到期,并且買不同到期年份的債券達成債券梯,這樣到期的債券較有彈性選擇資金下一步的去向。

另外,直債如果是透過券商購買,也沒有所謂的維持費用,這點是比ETF好。


@18番

18番

註冊會員
10樓
2025-06-10 20:51

您是玉山銀行嗎 我今天也被叫去聽這個 貸出來的錢2.4% 5000開辦費


@kermit548

kermit548

天使人
11樓
2025-06-12 13:18

引用 #9樓 Jon

直債的交易如果透過國内的銀行券商較不透明,都是人工下單以及議價。

有些券商,如果買到一定的單位數比如説50的單位,甚至可以限價,這樣就不用擔心券商的手續費問題。

 

投資直債最好是持有到期,并且買不同到期年份的債券達成債券梯,這樣到期的債券較有彈性選擇資金下一步的去向。

另外,直債如果是透過券商購買,也沒有所謂的維持費用,這點是比ETF好。

直債因為通路都會直接內含手續費跟前手息,不同通路(券商/銀行)確實會有價差

另外因為直債單筆門檻較高,要組債券梯的的話需要不少的資金,我印象看一位網紅怪老子也說與其自組不如直接買債券ETF,本身就是內含不同到期日的多檔債券,不過因為債券ETF不會真正持有到期,而是剩餘期限低於挑選規則就做更換,無法完全保證保本,會受市場波動影響。


@Dow

Dow

天使人
12樓
2025-06-13 14:57

引用 #2樓 8d8d

你只看到表面,光這四點裡面就可以再深究幾十點。例如第二點的匯率問題,直投債一年預估報酬率5%上下,台幣匯損10%等於白幹兩年,為何要買這種商品?

 

直投債有很昂貴的手續費,投報率又差,金額大門檻高,為何要綁住這麼大筆金額在這種商品?

 

想領息,低手續費低內扣的債券基金或債券ETF,多自由。

​債卷ETF一樣有匯損的問題QQ


@8d8d

8d8d

成就徽章:2023年度影響王成就徽章:2024年度題材王
名人堂
13樓
2025-06-13 15:23

引用 #12樓 Dow

​債卷ETF一樣有匯損的問題QQ

@Dow 我有說過債券ETF沒有匯損問題嗎?

 

我只是說樓主提到的直投債有眾多需考量問題,隨便舉了匯率就是其中一個問題。而如果買直投債的目的是想要領息,低手續費低內扣的債券基金或債券ETF,可以給到更多低門檻、低手續費、各種預期報酬率跟配息率的自由度。怎麼會被觀念置換成我說過債券ETF沒有匯損問題?

 

然後,就像偶像 @醜不拉機 一直提醒的。債券,不是債"卷",不要再內卷了。


強勢雲

本站聲明

本站所有文章及數據為發表人之經驗分享,僅供參考,絕非保證賺錢,請勿以本站資訊作為投資依據。若參考本站數據進行投資決策,交易前請務必先諮詢專業金融機構,以免錯誤解讀。 投資一定有風險,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獲利,不要有過去績效等於未來報酬之錯誤認知。本站當盡力提供正確資訊,若有錯漏或疏忽,恕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強基金100」及「強配息100」的基金推薦依據,為比較上述時間內績效總報酬或配息相對優異的基金。推薦依據係比較數 據而來,僅供參考,不構成基金申購建議,申購前請先諮詢專業金融機構。

版權所有 ©2025 fundhot.com 強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55401704) 法律顧問: 瀛睿律師事務所 簡榮宗律師 AI應用與技術研發 : 哲煜科技TWJOIN